蘇美紅
【摘? ? 要】自主游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huán)境中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fā)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和人格健全的過程。作為教師,正確地來看待幼兒的自發(fā)性游戲行為,看到孩子,看懂孩子并恰當?shù)夭扇∫欢ǖ牟呗詠砉膭钪С钟變旱淖园l(fā)性游戲行為,才是真正的尊重兒童,呵護天性,才是真正的兒童立場的體現(xiàn)。
【關鍵詞】幼兒自主性游戲? ?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94
自主性游戲是幼兒園最主要的游戲活動,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之一,對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認知發(fā)展、 語言發(fā)展等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但在游戲中,普遍存在著幼兒游戲興趣不持久、游戲情節(jié)單一、 游戲難以深入發(fā)展等問題,使自主性游戲對于幼兒的教育和發(fā)展價值難以充分實現(xiàn),而教師要能加強自主性游戲的指導,合理投放游戲材料,合理制定游戲的開展方式,尊重幼兒的游戲選擇權利,對游戲及時點評。自由選擇是兒童游戲概念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對于一個活動,如玩積木,如果是自己選擇的,就是游戲,如果是老師分配的,那就變成了工作。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自由選擇便不那么重要了。自主游戲是幼兒自發(fā)、自主、自由的活動,具有以下特征:是一種內(nèi)在動機性行為,是一種自由選擇的活動,擺脫了用手段與目的形式來考慮問題的束縛。這些對于自主性游戲的開展都有重要的意義,結合筆者在實踐中的探索,談談自主性游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一、幼兒自主性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的開展方式由教師決定,未能尊重幼兒意愿
自主性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幼兒意愿可以得到尊重的游戲,但是在游戲開展中,大多數(shù)教師是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時間分配幼兒到各個活動區(qū)域,這就造成了部分幼兒在游戲時興致不高,無所事事。
(二)教師的點評方式較為單一,講評內(nèi)容缺乏深度
教師講評自主性游戲時運用的常見方法有:1.評判是非,就是給某某幼兒的行為下個結論非對即錯。2.總結概括,教師就幼兒在自主性游戲中的外在表現(xiàn),作總結性發(fā)言,面面俱到。3. 陳述答案,教師在講評中指出幼兒存在的問題,同時以成人的方式告訴幼兒該怎樣做。這些點評方式單一枯燥,沒有深度,同時幼兒作為游戲的主體,幼兒主體性原則也沒有體現(xiàn)出來。
(三)自主游戲沒有體現(xiàn)自主
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有些教師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導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戲,急切地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戲中都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他們總覺得孩子在游戲,這樣做不符合生活實際,那樣做游戲規(guī)則不嚴謹,于是緊張地注視幼兒的游戲,尋找教育的機會,不時地終止幼兒的自主活動,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自主活動引向事先設計好的教育目的,于是,游戲成了教師導演的一臺戲。幼兒的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主創(chuàng)造的權利被教師剝奪了,使幼兒自主游戲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挫傷。自主游戲的主導者應該是幼兒而非教師。幼兒自主游戲的主題、材料的選擇以及游戲的進行與結束都應該由幼兒自己來確定,教師只需要為幼兒自主游戲的順利進行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和幫助,幼兒才是自主游戲的真正主人。
(四)教師經(jīng)常中斷幼兒的自主游戲
幼兒游戲的時間支離破碎,沒有保證。有時,孩子們正玩得興致高昂時,游戲時間卻結束了。既然是自主游戲,那么游戲的過程都是幼兒自己感興趣的、自己確定的。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時常會有教師中斷幼兒的自主游戲的行為,這種做法是不妥當?shù)?,因為幼兒的游戲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樣可以打斷后接著做,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轉移,游戲的終端可能導致幼兒后期游戲不能順利地進行。
(五)自主游戲不等于教師對幼兒的放任自流
幼兒的自主游戲是幼兒的自由活動,幼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對于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細心的觀察,適當?shù)母深A,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促使游戲順利進行。教師不能因為自主游戲是幼兒的自我探究活動而放任不管,須知教師是幼兒游戲的導航者、解讀者、支持者,所以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支持”的度。
二、幼兒自主性游戲解決策略
(一)變單一模式為多元整合
材料的多元整合可以讓游戲變得更好玩。以往我們都會鼓勵幼兒一物多玩,但受形式局限,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有些幼兒會說我不想玩了,我累了等現(xiàn)象,顯得枯燥乏味;以前認為材料越真實越好,越多越好,越精致越好。投放材料時老師總思考在前,呈現(xiàn)提供在后?,F(xiàn)在我們嘗試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低結構的材料則成為滿足孩子游戲的重要元素。有時需要低結構的材料滿足情節(jié)的需要;有時幼兒會結合材料展開想象來豐富游戲的情節(jié)。因此,在材料的提供上要考慮到幼兒的能力不同。
(二)做開放的環(huán)境
教師在開展以區(qū)域活動為形式的自主游戲時,關鍵是要理清區(qū)域活動是幼兒的游戲而非教師的教學。游戲應該是假想的活動、是自主的、是出自幼兒內(nèi)在動機的、是重過程輕結果的、是愉悅的。因此,要把幼兒的游戲還給幼兒,把游戲的場景、情節(jié)、角色、規(guī)則、內(nèi)容、材料交還給幼兒。
(三)提供開放的空間
區(qū)域的設置應動態(tài)、開放,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創(chuàng)設、調(diào)整各區(qū)域的功能。例如,幼兒受看動畫片經(jīng)驗的啟發(fā),玩起了動畫城的游戲,于是,教師支持幼兒的興趣,和幼兒一起將之前的過山車游戲區(qū)改造為小小動畫城。同時,在安全的情況下,不限制幼兒的活動空間,打破區(qū)域的界限,允許幼兒跨區(qū)活動。
(四)做有效的觀察
有效的觀察關鍵是教師要明確觀察是為了了解幼兒的游戲需求,把握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為支持幼兒推進游戲積累素材和經(jīng)驗。有效的觀察可分三步:一是在游戲前,同班教師要做好觀察分工;在游戲初始階段,教師要在每個游戲中巡回地進行掃描,有目的地選擇觀察對象。二是當選定觀察重點對象后,教師心中要馬上設定相應的觀察目的和觀察內(nèi)容,如觀察對象在現(xiàn)階段情緒態(tài)度如何、游戲行為習慣是否良好、游戲社會性水平和表征能力是否達標等。三是教師帶著觀察目的開始來回于觀察對象的區(qū)域作跟蹤觀察,并用拍照、錄音、拍視頻的方式完整地將幼兒游戲過程記錄下來,并分析幼兒的游戲經(jīng)驗和發(fā)展,為幫助幼兒提升、分享游戲的經(jīng)驗做好準備。
總之,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改善指導方法,發(fā)揮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特有作用,讓幼兒在游戲中真正獲得發(fā)展,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讓他們更好的體驗自主游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