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樹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為目標,讓學生在參與信息學科學習活動中增強體驗與感悟,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利用任務驅動法展開教學活動,給學生全新的體驗和感知,充分實現(xiàn)學生自主性學習。實踐證明,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程序、創(chuàng)新任務驅動教學引導,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學生“學”與教師“教”的雙驅動。
關鍵詞: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103
在小學信息學科教學中,教師通過積極開展任務驅動學習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任務驅動為核心,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究,獲得必備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強信息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任務驅動課堂教學,針對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是常見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師要有建構主義意識,并將之滲透于教學活動之中,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參與熱情,讓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通過科學合理指導,并通過驗收、評價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之中,給學生更多激勵與啟迪,讓學生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學習的快樂,實現(xiàn)拓展性學習。
一、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基本程序
結合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特點,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并采取如下教學步驟:主要包括任務設計、投放任務、明確任務要求、試著完成任務、開展評價活動。以上教學活動設計,教師要以任務驅動為教學主要活動,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設計任務,核心在于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并積極開展探索性實踐。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規(guī)律,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任務型學習的情境,給學生充分自主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必要時進行媒體展示,教師的直觀講解、實踐操作、學生的方法引導等,這些都應該將之納入學習活動過程之中。例如,在引導學生探索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遨游因特網(wǎng)》時,本節(jié)課內(nèi)容比較簡單,操作便捷,教師可以為學生做示范引導,打開瀏覽器窗口,并在IE瀏覽器地址欄輸入網(wǎng)址,瀏覽網(wǎng)頁內(nèi)容。很多同學已經(jīng)掌握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任務型學習活動,讓學生收集有關十二生肖的故事,然后將故事運用自己的屬相將之講給同桌聽。很多同學都非常迅速的參與其中,在講述生肖故事時,課堂被推向高潮,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展示出來,學生興致勃勃。
二、積極引導,讓學生參與到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之中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很多教師錯誤認為設計任務,拋出任務后,教師本堂課教學活動就完成了,等待的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其實不然。教師在拋出任務后,必須緊緊跟隨學生探索的步伐,結合實際情況及時給予引導與幫助。教師展開教學引導,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當他們遇到困難難以解決時,需要及時引導幫助;另一方面,關注到薄弱學生,需要特殊的關心與鼓勵。鑒于信息技術學科學習活動,很多任務具有較強的操作屬性,操作的連貫性容易讓學生遺忘,對于抽象理論知識學習,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師既要在理論問題思考、實踐操作方法以及課堂活動組織等方面給出具體引導,要引在關鍵處,抓住問題的切入點,讓學生順利進行任務操作,并形成方法體系,增強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學會探索與分析,實踐與理解。針對學習能力基礎差異性較大的學生,教師不僅要珍視差異,還應該給予積極指導與激勵,給這些不同群體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例如,在開展任務型教學《下載網(wǎng)上信息》這一節(jié)相關內(nèi)容,首先教師精心設計好任務:搜索關于大熊貓的圖片、文字、視頻等信息,選擇你喜歡的素材進行現(xiàn)場演示。這一學習任務,教師可以讓他們自主搜索,通過不同的搜索引擎,在各自的地址欄輸入關鍵詞,搜集相關的大量信息,自己篩選,下載并復制喜歡的圖片,對進行處理。課堂上,很多同學根據(jù)生活中的利用不同的搜索方式,都能夠復制好自己喜歡的素材并在課堂展示出來。通過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操作實踐,最后教師對學生收集到的信息和講述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給予積極的鼓勵與支持,課堂上掌聲不斷,學生的呼喚聲,展示課堂的精彩,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呈現(xiàn)出和諧互動的局面。通過開展任務型學習活動,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不僅在操作中獲得基本技能,還讓學習認知更豐富。這就是開展任務型學習活動給學生帶來的變化,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實踐操作機會,學習能力自然得到發(fā)展。
三、升級任務驅動教學訓練,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依據(jù)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不僅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還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高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適度升級任務驅動教學訓練,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比如,開展合作性任務驅動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學習平臺,讓他們在團結協(xié)作中完成預定的任務,采取團隊競賽與游戲等形式對學習活動整個過程進行監(jiān)測,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提高合作學習能力。例如,教學《網(wǎng)絡文明小公民》時,可以從簡單的病毒認識開始,讓學生進行任務型學習,團結協(xié)作完成如下任務活動:“大家上網(wǎng)時主要看哪些內(nèi)容?我們應該如何篩選?什么是文明上網(wǎng)等問題,學生完成了合作學習任務,并相互討論,如何做一名“綠色上網(wǎng)”小衛(wèi)士?合作與討論,課堂氣氛熱烈,學習效果良好??傊谛W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作為教師,應該努力踐行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確保課堂活動的順利展開,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重慶市南岸區(qū)茶園新區(qū)新萬國城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