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愛紅
摘要: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課內閱讀活動的延伸,更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部分。高效的課外閱讀活動能夠使課內語文閱讀活動達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充分重視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充分明確課外閱讀面臨的困境,并結合班級內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創(chuàng)新的課外閱讀策略,從而提升小學語文實際課外閱讀效率,促進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能力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困境與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是幫助小學生奠定文字、語言表達的基石,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課堂教學中也只是簡單的學習課本知識,并且課本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需要通過開展課外閱讀來幫助小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此時,教師就需要積極開發(fā)探尋課外閱讀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困境
(一)學生學習壓力大,閱讀習慣差
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而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在學校的學習壓力與家長漫無目的地為其報興趣班的影響下,小學生的課余時間幾乎被全部剝奪,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認真閱讀課外文章。又因為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與家長不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與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工作,使學生喪失了對長文字、深內涵文章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從而造成小學生課外閱讀效率較差,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與閱讀水平的提升。
(二)閱讀指導方法有誤
課外閱讀的教學進度一直沒有得到及時開展,一方面是因為教師本身還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教學作用,學生也沒有很好地意識到課外閱讀對語文素養(yǎng)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教師在指導課外閱讀時,所選擇的閱讀材料范圍廣泛,內容晦澀難懂,學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也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進行閱讀,導致無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明確課堂教學的總體目標和教學要求
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指導原則和最高要求,任何一項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活動都應該具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僅僅是為學生講解一篇課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總是面面俱到,而且多次重復講解教學內容。雖然布置很多課外閱讀書籍,但是很多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理解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就課堂課外閱讀教學而言,教師首先應當在課堂講課前準確、深刻地把握課外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和具體要求,從課堂整體教學出發(fā)進行規(guī)劃,吃透課外閱讀教學的各個知識點,把握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情感表達要素,培養(yǎng)廣大學生運用語感和視覺欣賞經典文字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廣大學生使用工具書輔助課外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加工、分析文字信息。
(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動力源泉,閱讀興趣則可以推動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閱讀,從而便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率,首要的任務就是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燃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與求知欲望,從而支撐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與思考。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具備極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來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紅樓夢》的課外閱讀時,可以充分借助書中人物名字的諧音隱喻,充分調動學生對名著的學習主動性,例如“甄士隱”的含義就是將真事隱去;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與惜春”的含義則是“原應嘆息”,嘆息她們短暫的青春,暗指四人悲慘的結局,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快速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給學生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例如薛寶釵與林黛玉有怎樣的性格差異?通過問題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推動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綜合素質,促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改善閱讀方法,拓展閱讀范圍
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僅要結合課本內容提升學生開展朗讀、默讀文本內容的能力,還要學會對課本內容進行精讀。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利用圖書館、閱覽室等來查閱資料,拓展閱讀課外材料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與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進行選擇,同時改進學生平時的閱讀方式,教授一些必要的閱讀方法,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也可將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相關的閱讀筆記。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課上將文章內容分為三部分進行閱讀,分別是:初讀、速讀、細讀,保證學生在閱讀時能快速理解文章內容。而在自由閱讀時,則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連讀、跳讀、略讀,引導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將文章理解通透。例如,教師在教授到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通過對《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文章的學習,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開展相關的課外閱讀,推薦小學生閱讀經典名著《三國演義》《西游記》。教師通過課程內容延伸課外閱讀,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已經有了對文章內容的基礎了解,再通過課外閱讀對其進行復習及補充,對文章內容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從而消除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閱讀障礙、語言障礙、文化障礙等,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課內與課外閱讀之間的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小學生開拓閱讀知識面,提升閱讀能力,儲備豐富的語文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既可以極大地豐富班級小學生的語文知識,還能加快對他們良好閱讀習慣與能力的培養(yǎng)進程。小學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豐富、有效的閱讀活動,極大程度地激發(fā)班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進其自身閱讀水平的提高,推動小學語文課外實際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寧霞.試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問題及優(yōu)化策略[J].東西南北,2019(22):198.
[2]郭繼香.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5):199+201.
[3]陳育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2):55.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育紅小學? 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