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淼
摘要:語文學科不但要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還要使學生理解課本中蘊含的德育教育理念,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深度思考,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建課文的情景,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信息技術還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途徑,開闊他們的閱讀視野。本文通過對信息技術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進行深刻剖析,旨在引發(fā)對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的更多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教學模式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教學中,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知識,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尋找到課本中蘊含的德育教育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引進給語文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手段,帶來很大便利。使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引發(fā)學生對學科觀點形成深度思考,為下一步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的意義
1.1培養(yǎng)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
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內容。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使用板書和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授課本的內容,學生被動的接受,沒有發(fā)揮的空間。隨著信息技術的輔助參與,教師就可以深度挖掘課本內容,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性格特點及知識的認知能力,來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規(guī)劃教學內容,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素質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使用視頻、圖像、聲音等形式逼真的情景,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教師也可以通過在互聯(lián)網查詢資料獲取教學資源,這些都能夠使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高。
1.2優(yōu)化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機械的講解,這樣會使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枯燥無味,隨著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能夠熟練的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方法,制作精美的課件,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變換課件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總能有嶄新的學習體驗。初中學生喜歡新鮮事物,在多媒體的有力吸引下,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直接讓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背誦,或者是生硬的記憶,使用信息技術的方法,教師就可以在視頻中展現出詩詞中的情景內容,然后還可以采用播放相應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進行詩詞的朗誦和鑒賞,這樣就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品味。
2.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
2.1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建課文情景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使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提升學生的感官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進入情景中學習課文,能夠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應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課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視頻的形式,展現出愚公家門前有一座非常大的高山,阻礙了愚公的出門道路。這篇課文內容非常簡單,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對于愚公移山的精神并不能夠設身處地的理解,但是如果使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學生就會身臨其境感覺到愚公家門前山的雄偉高大,愚公移山方法的艱巨性和困難程度,這樣他們就能夠深刻的理解課文中愚公和家人們通過運用自己頑強奮斗、堅韌不拔的毅力,想要移除大山的內涵,激發(fā)他們對于愚公移山鍥而不舍精神的震撼和感悟。
2.2信息技術拓寬了閱讀途徑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進度,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任務,這些學生們可以通過上網查詢、閱讀完成。通過網絡閱讀,學生們可以閱讀到圖書館和書店尋找不到的圖書,拓寬了閱讀的途徑,節(jié)約了閱讀成本和時間。例如,在學習完古詩詞、寓言、神話故事等語文教學內容后,教師按照教學要求,為學生們選擇相應的古詩詞、寓言、神話閱讀書籍,讓學生們到網絡上去尋找,閱讀以后寫成讀后感的形式,鼓勵學生們進行相應內容和不同題材、不同體現形式的閱讀理解。通過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外閱讀,學生們進一步激發(fā)了閱讀興趣,養(yǎng)成了勤于閱讀、勤于思考的習慣,隨著不斷進行廣泛閱讀、寫讀后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綜合鍛煉。
2.3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使學生進入文學作品中,認真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受到教學手段的限制,沒有充分發(fā)揮他們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在信息技術手段下,教師可以深入挖掘課文的中心思想,結合學生的心理和學習認知能力,引導學生提高思維理解,加深對作者的情感感悟,通過語文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結語
綜上,在語文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不但能夠創(chuàng)建課文的情景,促進學生情感體驗,還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引發(fā)學生對學科形成深入思考,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正波. 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新課程,2021(2):125.
[2]韓正欽. 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考試周刊,2021(2):33-34.
[3]韓正欽. 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考試周刊,2021(2):33-34.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光彩實驗學校 46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