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俊
【摘要】聽說讀寫都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對于基本字詞的識記更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生僻字詞的理解是貫穿整個6年學習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做到主動學習,不能灌輸式地讓學生進行字詞識記。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語文;課堂設計
一、引言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而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可以說識字教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石,做好識字教學,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意義深遠,小學階段學生大約要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對于學生的要求是要能夠快速認清字形,并且讀準發(fā)音,了解每個漢字的準確含義,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正確書寫。小學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時代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對于識字教學也是如此。讓學生做到主動學習和快樂學習,是教師未來工作的方向。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重要性以及教學原則
(一)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場所,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教學枯燥的識字訓練,并不能符合當下的教學要求,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記憶的好習慣,尤其是在低年級的語文教材當中,生僻字詞的數(shù)量較大,每一個單元都有數(shù)十個生僻字需要掌握,通過課內課文來進行字詞記憶是小學生識字的主要來源。不過教師如果一味的分析字形,講解每個漢字的含義,會使得學生注意力分散枯燥的教學方法,也難以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多樣的教學設計,利用漢字的獨特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傳統(tǒng)講解不可或缺
除了這些妙趣橫生的方法外,傳統(tǒng)的教學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可以將枯燥的文字起源編成一些小故事,小學生都特別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在教學當中運用故事來解釋字詞含義,分析漢字結構不僅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尤其是漢字大多數(shù)都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這讓教師能夠更輕松地編寫故事,也能夠讓學生加深記憶。
(三)擴充課外,學以致用
我們所學的所有漢字基本上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應的來源,學漢字也是為了能夠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漢字進行歸類,不僅要讓學生在學校內學習生僻字,也要在社會中,在生活中學習各種字詞,可以鼓勵學生閱讀雜志報刊,甚至在電腦網(wǎng)絡上也可以學習漢字。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能夠加深對漢字的印象,也能夠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這也是新課改要求下對語文教學的目標導向。
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一)采用游戲方式增強趣味性
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妙趣橫生的小游戲,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眾所周知,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通過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讓小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尤其是游戲可以讓學生有發(fā)散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識記效果。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完成對漢字的記憶,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生字卡片來做開火車小游戲,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每個漢字不同的字形設計相應情境。通過游戲的形式強化學生對于字形的記憶,學生對于圖像信息的敏感度遠超文字信息,自制小卡片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外就對漢字有基礎認知。
例如,在教授筆畫較多的字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運用一些耳熟能詳?shù)母柚{幫助學生進行記憶,歌謠必須朗朗上口,而且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條件,學生通過傳頌這些歌謠也能夠形成對筆畫較多的字的記憶。筆畫較多的字的學習是非常難的,教師可以將筆畫較多的字進行分解,然后通過歌謠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記憶,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二)巧用形象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如果只是枯燥講解漢字含義,學生很難對漢字產生深刻印象,教師可以運用道具來進行輔助教學,尤其是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象化,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漢字內涵。例如在教授一些象形文字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的方法,用各種生動活潑的形象解釋漢字的含義,同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的圖像讓學生猜測這些漢字所表達的含義,圖像對學生的吸引力不是文字所能夠比擬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收獲知識,也能收獲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例如,通過猜謎的形式學習漢字也是不錯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小謎語引導學生學習生僻字,也可以讓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謎題來進行游戲,哪位同學猜出最多的漢字可以給予相應獎勵,這種妙趣橫生的游戲設計比枯燥的死記硬背更為直觀,也更為有效。
(三)聯(lián)想法有奇效
聯(lián)想法對于漢字的教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特定情境的還原,做到對漢字的識記。比如在教授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時,古詩文中的生僻字大多形象較為復雜,但是教師可以通過特定情境的構造,讓學生看到字形就可以聯(lián)想到對應情境,進而理解漢字所表達的內涵。
四、結語
都說語文來源于生活,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應該讓漢字變成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工具,會識字也就會生活,讓學生在增加識字含量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教學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應該被鼓勵,而教師也應該探索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去進行識字教學。
參考文獻:
[1]馬秋芬.盡情游戲快樂識字———小學低年級“游戲識字”教學的嘗試[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05).
[2]魏長青.新課改背景下的識字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3).
[3]林冬梅.識字教學,應回歸生活本源———關于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10).
作者單位: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龍日鄉(xiāng)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