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許多文化,包括詩詞、歌賦、道德等,這些內容無一不是我國最重要的寶藏。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方式,記載了我國豐富的文化底蘊,傳承了眾多優(yōu)秀的品質。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讓更多的人開始注重學生傳統(tǒng)文化的培養(yǎng),這也給語文教師提出了具有難度的挑戰(zhàn),就是構建語文古詩詞有效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有效教學
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古詩詞對學生詩詞鑒賞能力、語言審美能力以及自我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而有效教學則是讓學生在固定的課堂教學中,全面記憶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就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傳統(tǒng)方式“教授法”、“灌輸法”依舊是主要的學習手段,而這樣的方式是單調且乏味的,學生的興趣程度不高,學習效果不佳。所以,需要教師及時改進,本文就提出小學語文古詩詞有效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到同行教師。
一、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增強學生想象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心理不成熟、抽象立即能力不足,在面對短小精悍、語言晦澀的古詩詞時,難免會出現(xiàn)對文本的不理解情況,學生很難想象和產生畫面感。所以,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具有多種功能、直觀可見的多媒體,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而直觀性強的視頻引導,學生可以通過直接觀察來思考詩詞中的內容,在精美的畫面和生動的視頻引導下,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培養(yǎng),讓學生在真實生活圖景中感受詩人情懷。
例如,在學習漢樂府《江南》這篇古詩中,雖然教材中運用了圖片給學生展示了一幅荷花盛開、蓮蓬一兩個、魚兒在荷塘間游來游去的水墨畫插圖,但是,這樣靜態(tài)的內容不足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同時,在當前的學生中,很多學生甚至沒有見過魚兒在荷花間游動的樣子,難以讓學生產生共鳴的心理。這個時候,教師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魚兒在荷花間游動的視頻,并利用分段播放、剪輯的手法,將魚兒游動不同方位的視頻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記憶詩中關于方位的順序。接著,教師拋出問題引導學生:“這首詩描寫了哪些事物?”在視頻的引導下,學生的注意更集中,思考問題的效果更好,并且,動態(tài)化的畫面還能幫助學生記憶詩句。最后,教師為學生進行詩朗誦,用優(yōu)美的語言,具有詩意的美感,觸發(fā)學生的神經,體會詩情。這樣讓學生從聽覺、視覺中體會古詩詞的魅力。通過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生在自由、生動想象的空間中,激起學習興趣,陶冶詩意情懷。
二、巧用詩詞游戲,增加詩詞趣味
學習需要樂趣,教學要寓教于樂。學習知識的過程是枯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具備一種動機,讓動機來引領學習者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而興趣則是最好的動機,將興趣轉化為動力,在動力的引導下,學生將會主動思考和學習,從而提升記憶效果。游戲是一種趣味、生動的方式,它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發(fā)展學生興趣,。所以,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游戲和詩詞相結合,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內容,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沿用古代的詩詞游戲“飛花令”。為了確保游戲的順利開展,以及學生詩詞記憶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師把游戲規(guī)則介紹給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隨機說出一個詞或者一個場景,讓學生按照教師所說內容,從自己的腦海中,搜索相關的詩句。并且,每個學生說的詩句不能有重復。同時,為了增加難度,需要在固定時間內回答上來。如果出現(xiàn)重復,或者沒有在規(guī)定時間內回答上來,即為失敗。獲勝的同學將會得到獎勵。這個時候,學生的興趣、好勝心會更濃厚,都想得到獎勵,也會在游戲過程中,積極動腦、主動回答問題?;蛘撸梢栽O計游戲“詩詞接龍”,和“成語接龍”一樣,需要接上詩詞最后的一個字,在組成新的詩句。通過開展詩詞游戲,讓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的學科情感更加豐富,也會主動接受知識、記憶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小組合作探究,感悟詩句情感
小組合作是教師按照一定的人數(shù)比例,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并讓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完成任務的一種學習手段。小組合作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可以讓學生在相互探究、合作、思考中,提升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詩詞感悟。
例如,在鑒賞《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的時候,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本首詩詞的重要內容、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意圖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并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小組任務。而這個任務的難度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部相互討論、合作探究。并且,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合作時間,讓學生自由活動,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中搜集材料、去圖書館找相應書籍、詢問教師等。而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感悟詩句情感,提高詩詞鑒賞能力,為初高中古詩詞學習打造基礎。
總而言之,開展有效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對于教師來說,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出學生的興趣點,設計符合此階段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如,情境教學、游戲、小組等,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實現(xiàn)寓教于樂,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刺激到學生的詩詞學習神經,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增強對知識的記憶效果,在不斷的學習中保持語文學習的動力,實現(xiàn)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黎雪梅.小學古詩詞的審美化教學[J].教學與管理,2011,(9):40-43.
[2]梁小涵.小學語文古詩詞情境教學實踐研究[D].碩士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11:16-27.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zhèn)第五小學 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