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
摘要:文言文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精粹,是中華文化基因,大量的文言經典名篇被選入小學教材以供學生學習鑒賞。以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學和文化素養(yǎng)?!妒勒f新語》內容豐富,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且篇幅短小,文章通俗易懂,易于學生理解。有效的文言文閱讀能夠讓學生了解歷史,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而且有助于拓寬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關鍵詞:世說新語 閱讀 課程設計
一、小學高階文言文教學探討
文言文在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就像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它文字優(yōu)美、簡約,深刻寓意含在其中,意義非常深遠。但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對課外文言文知道的甚少。教師們雖然深知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苦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是一大憾事。可以說,文言文課外閱讀教學在小學幾乎是一片空白。
問題1: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為什么總是由“喜歡”向“不喜歡”過渡,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總是不斷加重。
問題2:小學語文教材上的文言文數(shù)量少,學生明顯吃不飽。
問題3:在平時學情的了解中,文言文失分率最高。在平時的練習中學生一看到是文言文就無從下筆,不知所云。
所以,我們來探討如何進行小學文言文教學:
一、培養(yǎng)興趣不強迫。如何以古文的魅力吸引學生,吸引他們走入古典文學的殿堂呢?其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勵是最好的手段。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困難。要將古文晦澀的語言通俗化、生動化、形象化;要根除學生古文學習的心理障礙,調動起積極性;要把設計的內容貼近生活,讓學生學以致用。
二、不薄積累重理解。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把講授文言知識當成了文言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但久而久之,學生眼里只有枯燥的古漢語文字,讓人眼花繚亂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頭昏目眩的此類活用,不可捉摸的文言虛詞,以及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等等。這時再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談何容易?由此,離開閱讀孤立的抓知識實在是一大誤區(qū)。教師應借助形象化的手法或關鍵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領會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礎上談積累,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強調拓展多比較。設計古文教學時不能為考試而教,應當把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閱讀和理解能力,批判的古文化的精華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為目標。
四、關注體驗深探究。在設計文言文教學時常缺少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反思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都應該努力擺脫按部就班的陋習,更多的關注學生的體驗。給他們提供學習方法,留下廣闊的研究空間。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的探究。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鑒賞、辨別、分析、做到批判的繼承。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地了解學情,走進文本,銳意創(chuàng)新??菰锏奈难晕囊部梢圆豢菰铮瑢W生也可以美美地去品味古人留給教師的文化盛宴。
二、本課題選材《世說新語》的原因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涉及魏晉兩朝帝王、將相、隱士、僧侶等一千五百多個人物,全面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其語言質樸、意味雋永、表達傳神,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三、《世說新語》教學目標
《世說新語》教學目標確定為:卸下文言文的神秘面紗,以《世說新語》類記錄古代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逸聞軼事的文言筆記小說為主要課程資源,遴選其中接近小學生閱讀和心理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精短篇章。以朗讀、解說、復述、互文、表演、知人論世等為基本方法,引導他們親近文言文,感受文言的表達特點。并從描寫的人世百態(tài)中感受元氣淋漓的人物形象,領略或酣暢灑脫或倨傲奇崛的文人風骨,能使文言文輕松自如地活在當下。
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能激發(fā)小學生對學習文言文興趣的,不拔高要求,一步一步的來遵循教育規(guī)律,循序漸進的、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文言文課外閱讀讀本和學習方法。
四、《世說新語》教學核心策略
《世說新語》選文在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運用了相當豐富和精彩的方法。在課程實施中,我們需要結合文言文本為學生作精要細致的解讀,并讓學生學以致用?!白x寫融合、仿創(chuàng)相生”模塊中有一項讀寫的核心策略是“文言筆記寫人記事五法”。具體解讀如下:
1.抓住特點,意在筆先
用寥寥幾筆,最少的不過十五六個字,卻要將人物刻畫出來,這在現(xiàn)代白話文中不可想象,但文言文中卻俯拾皆是。究其原因,則無非是在寫作的時候往往能夠抓住人物最鮮明的特點,而且一篇只聚焦一點,寫得集中而深刻。
2.描寫言行,一針見血
人物刻畫需要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細節(jié)等等,這樣才能立體豐滿地呈現(xiàn)人物形象。在中國古代的大量小說著作中,傳統(tǒng)的觀念是不屑于描寫心理的,因為對人物心理的描寫都是靠想象猜度的,這就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所以本課程選文中,描寫人物的時候也是著力在人物的語言和行動,通過特別具有代表性的言行來展現(xiàn)人物形象。
3.事例典型,凸顯性格
為了凸顯人物性格,作者往往尋找最典型的事例。這也是閱讀《世說新語》、《古今笑》、東坡志林等筆記時,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原因所在。
4.善用修辭,生動形象
修辭的運用很見作家的功夫。在本課程選文中,主要的修辭有比喻、對比、夸張等等。此外,《世說新語》中還常常使用夸張變形,把人物漫畫化,凸顯人物的性格特點。
5.以小見大,意味雋永
在描寫一眾人物的時候,文言筆記總是從日常小事切入,娓娓道來,讓人讀后才豁然開朗。而且每個人物都耐得住咀嚼,其中的深長意味也讓人感喟。
在這一眾人物所經歷的生活故事的演繹下,本課程選文展現(xiàn)出了我國各個時期文人雅士生動活潑的世相百態(tài),以及紛繁蕪雜的人物關系。于詩詞經典的高遠之外獨有一番入世入情的人生意趣。
五、結語
在普遍對文言諱莫如深甚或嗤之以鼻的當下,開發(fā)和教學這個課程,在于給學生一種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可能性,在于為他們情感價值觀的形成創(chuàng)造更多資源和能量,為他們栽下一顆安頓生命的種子。
主要參考文獻:
1.[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孝標-《世說新語》
2.國學夢官網(wǎng)-《世說新語》全文原文譯文
3.杭州智康1對1吳婧老師-《世說新語》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
4.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羅才軍校長-《世說新語——小學生文言文讀寫課程》
5.臨朐縣東城學校蔣倩-《世說新語》閱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