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國教育各階段思政教育的不斷深入,如何更好地在小學生群體中開展思政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小學思政教育面臨專業(yè)教師隊伍缺口大、教育形式單一等問題。就地取材,合理利用當?shù)刭Y源,尤其是紅色旅游資源,是開展好小學思政教育的良好抉擇。在思政課課程規(guī)劃、課程開展、課后反思等方面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小學思政教育的新道路。文章以丹鳳縣馬爐黨性教育基地為例,對于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徑--紅色旅游景點的開發(fā)利用做了探究,以點帶面,推進區(qū)域內(nèi)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前發(fā)展。
關鍵詞:紅色景點;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diào);“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F(xiàn)實來看,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中學和大學較為普遍且實施方案落實的比較徹底,尤其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化、個性化、時代化。而對于小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低年級(小學1-3年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貫徹落實,還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問題。
一方面,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缺口較大。不可否認的是,小學生群體在思想政治認識上還處于較為淺顯的階段,并且一般的思品課也可以由其它科目老師代替,但“術業(yè)有專攻”,代課老師自我意識受制于所學所教,思品課過程中傳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否達到效果,還是一個問號;另一方面,小學思政課,課堂形式缺乏多樣性,這是目前尤為凸顯的問題。當前的小學生思政課教學,主要形式為思品課,以及少量的班會,理論灌輸主義橫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了小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團結友善,尊老愛幼等等,但過多的說教,往往呈邊際遞減效應,甚至助推逆反心理,產(chǎn)生反作用。
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主要解決的問題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選擇上。對于大部分基層小學,除了在理論灌輸?shù)姆绞缴献兺ㄍ?,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尤其是紅色旅游資源,讓學生在自己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絕對是一個優(yōu)秀的抉擇。
紅色旅游景點在開展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諸多可能。一方面,紅色旅游景點相比傳統(tǒng)課堂更能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更容易聽和學。紅色旅游景點往往依托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故事中學習,這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紅色旅游景點相比傳統(tǒng)課堂更能激起小學生共鳴。小學生群體因為認識事物的局限性,使得榜樣的力量在小學生中最能凸顯。紅色旅游景點中諸多令人敬仰、或感動的英雄人物,容易激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讓榜樣的精神在心中扎根,讓榜樣的行動在實際中轉(zhuǎn)化;此外,小學生因為各方面原因,在思想認識上較為原始,因此,該群體的可塑性特別強,通過旅游景點英雄人物和故事的熏陶,某些精神品質(zhì)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輩子,充分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紅色旅游景點對于提升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明顯。那么,如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施這種教學方式,充分達到教學和教育的目的,是一個值得小學一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思品課老師關注的問題。
首先,要做好紅色旅游景點思政教學課規(guī)劃,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教案”。這其中既包括對本地區(qū)紅色旅游景區(qū)的選擇,又包括在景區(qū)基礎上的多種教育形式的構思,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要求較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上好“思政課”。提前組織學生對景區(qū)相關情況進行了解,可以利用前往景區(qū)途中的時間,指派專人(可以是教師自己)對景區(qū)涉及的人物或故事大致講解,讓學生有心理準備;在景區(qū)中組織學生耐心聽取講解員的講解,對于文字、圖片、視頻等人物或故事載體細細品讀,感受這些載體背后的精神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在瀏覽完景點后,組織學生開展自我討論,分享觀點和感受,互相學習,讓榜樣的力量在群體中傳播;還可以組織學生齊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以及和景區(qū)英雄故事主題相關的歌曲,比如《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歌唱祖國》等,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情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最后,要做好紅色旅游景點思政課課后反思。從教學方式、整體教學規(guī)劃、遇到的問題、教學成效及今后的改進等方面入手,在對景區(qū)思政課整體評價的基礎上,思考應對問題,不斷提升這種形式的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推動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案例:
丹鳳縣馬爐黨性教育基地思政課教學案例
丹鳳縣馬爐黨性教育基地以全國勞動模范——劉西有同志奮斗一生的故事為依托,充分展現(xiàn)了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不忘初心、無私奉獻、求實創(chuàng)新、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高貴品質(zhì)。2019至2020年,該基地先后被評為市級、省級黨性教育基地,現(xiàn)為丹鳳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勞動模范教育培訓基地、黨風廉政教育基地,是縣內(nèi)外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丹鳳縣科教體局充分利用馬爐黨性教育基地,指導縣域內(nèi)中小學組織學生在該基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參觀展覽,感受以劉西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及中國共產(chǎn)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精神,加上討論會、唱紅歌,全方位激發(fā)廣大中小學生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達到利用紅色景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雷春偉.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中鄉(xiāng)土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教師.2019,(32).
[2]楊帥.紅色旅游資源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開發(fā)[J].旅游縱覽.2018,(18).
[3]劉卓.重視隱性課程,推進小學思想政治教育[J].學園.2020,,(29).
[4]馬楊洋.新時期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改進路徑[J].2021,(09).
作者簡介:李昱璐(1995-),女,漢族,陜西丹鳳,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為小學思政教育、德育教育。單位:陜西省丹鳳縣龍駒寨鎮(zhèn)西河小學,陜西省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