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我國的多元化音樂教學就是在尊重傳統(tǒng)音樂知識的基礎上,更加融合地吸收其他音樂,實現(xiàn)音樂跨區(qū)域、跨時間的融合?;A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更應該如此。
關鍵詞:創(chuàng)新 基礎教育 多元化 民族音樂 改革
在新思想潮流的多元化浪潮中,大部分國內(nèi)音樂教學借鑒了國外生動、有趣的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法進行教學,用以培養(yǎng)學生最初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啟蒙階段能輕松快樂的參與和融入與課堂中,成為主動接收知識的主體。我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的遼闊版圖的國家,更應扎根本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在吸收借鑒西方教材和方法的同時,合理運用民族文化的“根”,將“全球化”和“民族性”相結合。
一、下面是幾點我淺探的教學策略
(一)需要樹立正確的民族音樂教學理念
音樂課程是奠定學生基礎認知的重要部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表示在音樂課程中,必須加強實踐操作才能夠發(fā)揮其作用。而在音樂課程中“弘揚民族音樂,深刻理解、認知音樂文化的多樣性”是基本理念中最關鍵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時也是充分發(fā)揮我國民族音樂教育、傳承民族文化的指引。
(二)改變概念化的音樂教學設計
不同階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音樂教學設計期間必須結合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將審美作為整個中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的核心,明確掌握基本技能與知識、提升音樂價值觀和情感觀、體驗審美過程和方法的三大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與其心理發(fā)展相符合的教學設計。
(三)滲透傳統(tǒng)文化,融入民族音樂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以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依托,轉變教學理念,引入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民族音樂,注重多方面培養(yǎng),從民族音樂的音樂知識、民族情感等多方面引導學生學習民族音樂。
(四)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新的音樂教學模式
秉持多元化的教學理念,選取不同民族的不同民族音樂,吸取各種民族音樂中的養(yǎng)分,注重對比教學,將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qū)的民族音樂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對比賞析。音樂是文化的靈魂,是民族的血脈,記錄的是人群的喜怒哀樂,寄托的是民族悠悠的情思,鑄造的是一方熱土的夢想與憧憬?!叭嗣褚魳芳摇辟呛W鞒鱿碜u中外的杰作《黃河大合唱》,它超越了這個層次上世界上所有的音樂,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達到了唯有中國這一特殊文化中的特殊音樂,觸動著每一位聽者的靈魂。越是民族的,也才可能越是世界的。任何真正偉大的文化藝術創(chuàng)造,無不植根于本民族豐厚的精神土壤,而民族音樂、家鄉(xiāng)的歌,正是本民族精神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作曲家沒有植根于民族土壤,怎么能寫出享譽世界、千古流傳、經(jīng)久不衰的名曲佳作呢?這不就是我們教師應該發(fā)掘到的基礎音樂教育中最好的教材嗎?
二、嘗試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育里程。
(一)培養(yǎng)音樂興趣,促進素質教育
多元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意義重大,要求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進一步學習和理解新的音樂知識。在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增加多元化音樂教育的課程安排和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上加大對學生的訓練,除了基礎的樂理課程之外,加上音樂鑒賞、中外音樂賞析、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鑒賞等不同層次和內(nèi)容的課程,合理安排這些課程,讓學生體會到不同音樂的不同魅力。
(二)提高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民族音樂文化
音樂是文化的載體,是對情緒的抒發(fā)和釋放,多元音樂教學通過不同國家、地區(qū)和民族特有音樂的教學,精神能夠得到不同層次的升華,提升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多元音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多元,這也就意味著能夠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音樂感受和審美體驗,拓寬學生欣賞音樂的類型,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音樂類型。多元音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學生在對不同地區(qū)和民族音樂的欣賞過程中,自然地吸收不同的音樂精華,借鑒優(yōu)秀的音樂資源,進而發(fā)揚和宣傳民族音樂。
(三)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達到音樂多元化教學目的
理論講述離不開實踐運用,在課程設置上也應該增加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音樂的美妙,體會不同音樂的獨特之處。當前,教學現(xiàn)代化設備的成熟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可以在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尤其是在音樂課程中,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對于多元化課程的設置是必不可少的,應給不斷豐富多媒體教學類型,達到課程的多元化教學目的。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多元化音樂教育對于音樂教學和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合理地設置課程,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手段,充分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備,多方面地向學生傳輸音樂理念和知識,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的目的。當然,現(xiàn)階段的多元化課程設置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仍然面臨著嚴重的挑戰(zhàn),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阻礙著教學水平的發(fā)展。因此,我們還應該不斷實行教育改革,從不同的方面促進基礎音樂教學的完善,實現(xiàn)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達:《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中實施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構想》【J】人民音樂2006(4)
【2】申展、劉詠蓮:《淺議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7(17)
【3】楊飏:《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J】兒童音樂2017(6)
【4】音樂課程標準(2011)北師大版
【5】 管建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