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隨著現代化的發(fā)展,義務教育也隨之發(fā)展,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是學生最開始接觸學習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其中小學語文是小學生開始接觸國語和中國文化的開始,教師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小說閱讀可以有助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加小學生的詞匯量,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小說閱讀
小學教育作為小學生啟蒙的重要部分,是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重要階段,它能為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綜合能力奠定基礎。小學語文教學是提升學習文學知識積累的重要學科,這一階段,教師有著重要的教學目標—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引導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而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
1.小說閱讀的概念和意義
小說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堂或課外閱讀小說類的文章。閱讀小說能夠幫助小學生為之后的學習進行知識貯備,促進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有助于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小學生在閱讀小說過程中,勢必會遇到熟悉和陌生的字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不斷復習已經熟知的字詞,和學習新的字詞組合方式,對陌生的字詞有了初步的印象。
通過小說閱讀這種方式,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之中學習、理解單字和詞匯,幫助他們熟練掌握和運用相關知識點。
小說對小學生具有其獨特的吸引性和趣味性,學生通過閱讀小學在語言的世界里想象和冒險,激發(fā)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熱情,也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空間。[1]。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學閱讀的現狀
首先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體現。出現這樣的現象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小說閱讀并不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重點,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并不會在教學中留給小說閱讀足夠充分的時間;教師在選擇閱讀教材時,仍舊以教師自己的觀念為出發(fā)點,學生并不一定對教師選擇的內容感興趣,極有可能只是隨便翻一翻;學生學業(yè)繁重,課堂有學習任務,課外有作業(yè),教師也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學生對學習已經產生一定倦怠心理,很難再通過小說閱讀重燃他們對語言文字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
3.小說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3.1引導預習
教師可以先大概介紹一下要閱讀的那本小說的內容和人物信息,注意不能全盤托出,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介紹。在介紹時,可以刻意留一些懸念,激發(fā)學生們的好奇心[2]。有些小說,例如中外名著,因為距離比較久遠,學生們對于當時的時代比較陌生,教師可以介紹一些基本的歷史背景,作者的生平,此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小說內容。
3.2組織小組討論
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講述一遍,“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同學對于同一本小說都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師應重視這些帶有個人特色的解讀,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看法,并在小組討論中分享。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也增加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打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分小組討論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給予一定的框架,第一次需要教導學生如何分配任務,誰負責記錄各位同學的發(fā)言,誰負責主持,誰負責看時間。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任務和目標設置一定的主題問題,圍繞一定的主題經常討論。
3.3教師對小說進行一定的梳理
學生自學能力有限,教師仍舊需要帶領學生一起梳理一遍小說,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梳理:
梳理小說情節(jié)。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類別,自身具有一定的文體框架和行文邏輯,教師應該幫助小學生感知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和感悟文章所傳遞的情感。
梳理人物關系,分析重要人物的形象。小說的人物很重要,中心人物的描寫傳遞了作者潛藏的寫作意圖和文章情感,表現出當時的人文環(huán)境,還可以呈現出當時的社會背景。教師在引導學生梳理這方面時,一定要聯系到小說內容當時發(fā)生的時代。
梳理小說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描寫在小說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一般可分為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都會對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描寫等等都有推動和揭示的作用。
梳理小說的中心思想。在小組討論時,我們會發(fā)現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小說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而顯然作為小學生,他們的閱歷幾乎沒有,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解讀小說的本意,讓學生們能夠很好地感悟作品的內涵,從而豐富學生們的精神世界。[3]。
4.結語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小說閱讀的作業(yè)并沒有發(fā)揮到最大化,甚至被教師的不善使用,導致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對語言學習失去了探索的欲望。教師對如何在教學中更好的使用小說閱讀這一工具,也缺乏一定的探索和實踐。本文強調了小說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意義,探討了教師如何具體在教學中實踐小說閱讀,以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付榮清.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
[2]李秀麗,張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一體化方法的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
[3]董金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的有機結合[J].新課程·小學,2014,(8):78-79.
重慶市南川區(qū)隆化第三小學校 40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