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莎
摘要:根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在當今社會具有高情商的人往往比高智商的人具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因此善于溝通的人往往可以獲得更大發(fā)展空間,而由于當今的全球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英語在社會溝通交流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之相應的是,為了適應英語溝通的需要,高校在英語教學中比先前更加重視英語聽力的測試。由于目前國內的英語聽力教學依舊存在許多弊端,本文主要針對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弊端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職英語;聽力教學;問題與對策
英語學習是以聽、說、讀、寫為基礎的語言教學,其中聽為第一位,作為一種語言,首先要能聽出語言片段所表達的內容,聽力作為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的基礎性能力,需要成為學生的基本訓練課程,而在當今國內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普遍出現(xiàn)了會讀、會寫但是不會聽說的“聾啞英語”,主要由于學生缺乏聽、說機會,缺乏相關環(huán)境而導致。因此,如何加強學生的聽力,提升學生的聽力以及口語能力以及英語素養(yǎng)成為教育界亟需解決的難題。
1.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
1.1學生學習信心低,對聽力心存恐懼
高職學生普遍是由于高考失誤而進入高等職業(yè)學校,在當前社會的普遍認知上,公眾認為高職學校與高校簡直是云泥之別,因此學生在進入高職學校后也失去了對學習英語的耐心和信心,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思想,整天消極怠慢,從學習自主性來看,就缺失了內源性學習動力,其進行的學習活動也僅僅是由于考試壓力以及畢業(yè)壓力而進行的外源學習。
1.2英語聽力教學評價機制單一
目前英語聽力教學評價機制主要就是通過英語考試中的聽力部分進行測試,并沒有專門的英語聽力考試項目,而在高職英語考試中,由于聽力題目難度增加,學生更加集中精力去進行讀寫部分練習,且考試評分機制寬松,學生便放棄了聽力部分練習。
1.3教學模式被動
隨著近年來國家加大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部分教師仍舊采取原有教學模式,堅持原有教學觀念,因此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的展開只是換湯不換藥。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完全喪失了聽力練習的自主性,同時致使師生關系惡化,學生對于英語聽力不感興趣,教師對于學生學習進度毫不關心,為英語聽力教學造成極大困難。
2.英語聽力教學問題深究
2.1功利主義的盛行
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也迅速普及開來,人們希望自己的消費能夠迅速獲得回報,因而社會上各種英語培訓輔導班盛行,以 “21天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等標語為噱頭追求所謂的高效率,實際上則忽略了英語學習的漸進性,尤其是為了追求英語學習的迅速見效,因而只注重于讀寫等學習內容較為簡單的部分,對于聽力與口語則選擇性忽視。
2.2“中國式英語”的影響
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而英語則是隸屬于印歐語系,兩種語系不同的邏輯思維也導致學生在學習語言時需要進行思維方式的轉變,而由于中小學教學過程中填鴨式教育的影響,到了高職教育的階段,學生極其容易形成思維定勢,難以適應印歐語系的思維方式。在國內不同地方的語言具有不同特色,比如北京的兒化音、四川的“瓜娃子”等等,在英語中也存在相應的地方語言特點,如果學生做不到對英美文化的深度了解,則缺少對相應語言的理解能力,這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將會普遍導致學生聽不懂或者聽錯。
2.3學校缺乏對英語聽力教學的重視
由于傳統(tǒng)英語教學觀念的影響,不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教師,亦或是學生,均偏向于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部分學校甚至取消英語聽力練習。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英語教學模式與教學本質背道而馳,使得學生普遍掌握了“啞巴英語”,且由于學校缺乏相應的重視,教師隊伍的質量參差不齊。學校不但缺少了對師資建設的重視,也缺少相應的校園環(huán)境文化與硬件設施配套,沒有過硬的基礎設施建設,英語聽力教學難以開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
3.高職院校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3.1學校合理安排課程,一切從教學出發(fā)
學校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應該以教學活動為出發(fā)點,合理策劃考試內容,做到考試為教學服務,而非僅僅為了考試,增加聽力考試的占分比重,提高師生對于聽力內容的重視程度。學校在安排相關學習內容的時候,也要注意建設專門的英語學習組織,讓學生自身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以及英語綜合素質。
學??梢耘c相關外企展開合作,以校企合作方式增加優(yōu)秀學生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為優(yōu)秀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英語學習平臺。學習英語最好的方法就是交流,通過與外企員工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3.2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歸還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應該學習先進的教學觀念,將聽力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起到引導作用。教師采用質量過硬的教材,加強英美文化的渲染,引導學生在濃厚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普及英美文化,一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二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三來可以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3.3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堅持自我學習
學生打破學習差,因而才進入高職院校的心理障礙,重新樹立學習英語的熱情與信心,同時應該加強自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每天聽英語單詞、英語對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生應該對英語聽力的學習充滿信心,堅決改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壞習慣。
學生在加強聽力學習的同時也應該根據(jù)自身情況加強課后學習,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及時搜集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聽力練習,以自我發(fā)展為中心,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4.小結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現(xiàn)代社會對于國際性交流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在相應的英語教學中,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化交流能力,避免出現(xiàn)“啞巴英語”學生,高職英語聽力教學必須從學生為出發(fā)點,堅持教學的文化性、社會性、實用性,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英語素養(yǎng)為目標,一切為了學生。
參考文獻:
[1]宋起慧.高職英語聽力教學改革初探[J].新課程研究(中旬-雙),2014,(5):116-117.
[2]李小容.淺析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8):81,85.
[3]潘莎.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下旬,2015,(1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