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程
【摘要】隨著我國的不斷發(fā)展,融入進來各國的思想文化,人們的審美也開始有了改變,特別是在陶瓷的制作方面,融入了許多新的元素,并堅持將中國各民族的文化映照在了陶瓷藝術中,正因如此,現代陶瓷藝術是對傳統(tǒng)陶瓷藝術的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陶瓷藝術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從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在傳統(tǒng)陶瓷中的內在精神和外在表現,以花紋等形式雕刻進了陶瓷藝術品當中供人們觀賞體會,將中國傳統(tǒng)的陶瓷藝術文化與中國的民族文化融入在一起,產生了新的藝術碰撞。本文通過分析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民族文化對現代陶瓷的重要性,論述了民族文化在傳統(tǒng)陶瓷中的內在精神和外在表現,以及民族性在傳統(tǒng)陶瓷中的繼承和批判。
【關鍵詞】陶瓷藝術;民族文化;運用策略
引言:
中國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并處處蘊含著民族的韻味,從原始社會仰韶文化出發(fā),先民承前啟后,在火的藝術中產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純樸的民族陶瓷藝術,彌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在中國的陶瓷器皿中,融入了許多的中國民族古文化,例如民族的專屬紋樣、族徽、民族建筑等元素,人們對這種流行文化和藝術有著強烈的興趣和持久的繼承。中國陶瓷藝術如同中華文化般博大精深,中國陶瓷的發(fā)展不僅濃縮了我國民族審美心理的發(fā)展過程,也凝聚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智慧,這項中國陶瓷藝術的發(fā)展受到中國民族文化的影響,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人們的審美情趣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起來,即便如此,在陶瓷藝術中體現出來的民族文化將永遠流行。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陶瓷藝術中的運用
在陶瓷藝術中,通常會把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紋樣融入到陶瓷藝術品當中,民族中的傳統(tǒng)圖案表達了中華民族對和平、幸福、美好未來的祈禱。傳統(tǒng)紋樣的靈活運用能使陶瓷裝飾設計產生強大的生命力,在陶瓷裝飾中通常有兩種圖案,一個是最具中國文化代表性的龍鳳圖紋,另一個是則是祥云云紋。云紋的起源比較早,它的性質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隨著時間的發(fā)展,這些云紋逐漸融入到工藝美術中,同時,由于其具有優(yōu)越的文化性質,在陶瓷裝飾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云型在上釉和下釉、平面繪畫和立體雕刻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例如,云紋和鶴紋代表著長壽,適合送給老人,以圖家人平安長壽。云紋和神仙樣的圖紋可以表達人們對仙境的向往,可贈予親戚朋友,祝愿其擁有美好的生活。如此看來,即使是簡單的圖案運用,也能凸顯出中國人的文化精髓以及對生活的向往。不僅如此,中國的民族文化還體現在對佛的信仰,在供奉佛像時使用瓷器也處處體現出人們的信佛精神,以香棒為例,可以突出禪宗精神,設計師可以在裝飾中運用青釉色彩和云紋雕刻圖案,這樣,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有了綠煙,云紋圖案就能營造出彌漫霧氣的仙境氛圍,促進器具與當前環(huán)境的融合。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陶瓷裝飾中,無論云紋的形狀如何,只要我們遵循審美規(guī)律,通過對陶瓷功能、造型和上釉色彩的合理搭配,就可以充分理解現代設計理念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在中華民族的長遠發(fā)展過程中,龍鳳圖案逐漸具有很高藝術價值,而在陶瓷藝術品中所形成的龍風格局具有更為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對今天的中國人仍有很大的影響。龍風紋樣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促進精神涵養(yǎng)和良好含蓄紋樣的形成,同時也為陶瓷作品增添了快樂、幸福等藝術效果。
二、民族文化是提高現代陶瓷藝術文化品格的基礎
傳傳統(tǒng)陶瓷藝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輝煌的歷史?,F代陶藝繼承了傳統(tǒng)陶藝的精髓,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中國文化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對傳統(tǒng)陶藝進行了良好的繼承和不斷地革新研究。中國傳統(tǒng)陶瓷美學有自己的形式化模式,它采取了獨特的造型和裝飾技巧。陶瓷造型強調和諧、平衡、對稱、韻律等美的法則,這些法則是經典陶瓷藝術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國必須要遵循的法則。中國陶瓷藝術的美學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繼承,形成了程式化的模式,導致了現代陶藝失去創(chuàng)造力,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許多現代陶藝家追求時尚流行的陶瓷藝術,代為接受西方等國家的外來文化。,而所創(chuàng)作出的許多作品只是聳人聽聞、浮華而毫無意義,甚至一味模仿外國陶瓷藝術的形式和風格,沒有個性,沒有文化底蘊,膚淺乏味。一些陶瓷藝術家認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陶瓷是單一的形式上,釉面上的光滑無瑕,形式上的完整美,都限制了現代陶藝家的創(chuàng)作思維。然而,作為一名陶瓷藝術的創(chuàng)作者和繼承者,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在任何時代,無論發(fā)展進程有多快,中國的陶瓷藝術應該與我們民族的審美意識相結合,雖然加快對外交流固然必要,但不能盲目跟風。現代陶藝創(chuàng)作應立足于民族文化,立足于中國的表現、技術、形式和內容。陶瓷文化是中國繪畫、書法、雕塑的集合體,人文與宗教的集成表現。中國的陶瓷藝術具有精良的制作工藝,豐富的造型裝飾,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人們在欣賞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深受中國文化藝術的影響,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和文明,使現代陶瓷藝術在產品意義上不同于傳統(tǒng)陶瓷藝術,雖然更加強調個性和個人風格,但也需要自己民族的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獨特的民族語言,成為外國了解中國文化的橋梁。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民族文化元素運用到陶瓷藝術中已近成為了現代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慣用的手法,讓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與陶瓷藝術共同發(fā)展,傳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到中國民族的魅力,提高陶瓷藝術的審美性與精神性,從而促進我國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戴小娣.淺談傳統(tǒng)裝飾藝術在現代陶瓷藝術中的體現[J].魅力中國,2013,000(034):81-81.
[2]李丹虹.淺談我國陶瓷藝術與民族審美文化的關系[J].美術界,2007, No.233(0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