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曉寧
摘 要:古詩詞鑒賞是高中階段語文課程中的教學難點。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育者要根據考試要求機械化教學,在課上和課下為學生安排大量的背誦和抄寫訓練,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鑒賞能力的強化。如果想要盡快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育者則要從自身做起,積極改變教學理念的同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找到符合高中生所感興趣的教學題材,以此來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為此,從新課程背景入手,有針對性地列舉了幾點強化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質量的措施建議,以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
一、進一步明確教學思路
一名可以真正稱之為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須要給予學生正確且有效的引導,讓他們透過文章表面來摸清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其實對于高中階段的古詩詞鑒賞教學來說,由于教學難度較高,因此教育者如果仍然采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還會強化他們的語感。古詩詞中所表述出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完整,所采用的語言也極具跳躍性,教育者一定要進一步明確教學思路,著重突出古詩詞中的意象特征。事實上,意象所表達的正是作者的主觀心意和思想狀態(tài),其不僅是古詩詞的靈魂所在,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古詩詞意境的“捷徑”。為此,在新課程正式開始之前,教育者要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結構脈絡以及感情思路進一步探究,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中的關鍵詞和關鍵詩句列舉出來,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準確進入到由古詩詞所營造的意境之中。例如,在鑒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古詩詞時,教育者則可以將課堂時間留出一部分給學生,讓他們自行熟讀古詩詞內容,而后認真回答以下問題:在這首古詩詞中展示出了哪些意象?為什么作者會寫得如此悲涼?再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介紹與古詩詞有關的背景材料,向他們展示赤壁之戰(zhàn)的畫面,以此來強化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
二、打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語文課程的學習不應該是沉悶乏味的,而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積極引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長時間處于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為此,在日后的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課堂中,教育者應當在課程中設計一些別出心裁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促進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他們更加順利地完成學習目標。例如,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這一課程時,教育者則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一首以《虞美人》為基礎創(chuàng)作元素的同名歌曲,讓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聆聽,將自己帶入到由歌曲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妙意境之中。而后,教育者可以向學生介紹作者李煜創(chuàng)作這首詞的背景,并讓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分析歌曲的歌詞、旋律以及節(jié)奏是否符合《虞美人》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意境。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將課堂時間完全交給學生,并在旁為學生解答在討論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為他們創(chuàng)造出更具想象力的互動空間。
三、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
隨著新課改工作的持續(xù)推進,在新課標理念的引導下,教育者不僅要積極完成教學大綱內的基本教學任務,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觀念,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才能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真正價值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為此,在日后的語文課堂中,教育者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他們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教學資源引入到課堂中來。除此之外,教育者還應當為學生布置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課外閱讀任務。擴大他們的知識儲備量,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例如,當完成了新課程的學習任務后,教育者則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互聯(lián)網或查閱書籍的方式來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與人生經歷。以蘇軾為例,蘇軾生活在充滿動蕩和政局變幻莫測的北宋中期,蘇軾擁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遠大志向,雖然他的人生道路非??部篮颓郏翘K軾始終堅定信念,沒有偏離仕途。在蘇軾一生動蕩的生活境遇下,雖然遭受了無數次打擊,甚至差點被政敵謀害,但仍然能夠以淡泊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困難。我們經??梢栽谔K軾的作品中看到他淡泊名利和寬廣的胸懷。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了解了蘇軾的人生經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后,他們在鑒賞和學習蘇軾的作品時,將產生更加深刻且全面的體會,更加有利于語感的形成,幫助他們與作者之間建立起跨時空、跨空間的溝通渠道。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古詩詞鑒賞教學是語文課程的教學難點。教育者需要盡快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進一步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將更多的學習空間留給學生,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古詩詞鑒賞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肖俠.清風明月常作伴,知識審美兩相通:高中生古典詩歌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性研究[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7):36-38.
[2]毛貴賢.由“道”入“技”,水到渠成:淺談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8(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