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宇
摘 要:學科素養(yǎng)是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社會,實現全面發(fā)展的保障,新課改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應當盡可能地將化學知識聯系學生的生活,這樣可以增強化學課堂的感染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利用化學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主要探討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工作已經成為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開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當前我國仍然有很多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個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得到很好的體現,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學科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關注高中生的個性發(fā)展,關注對學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化學創(chuàng)新精神及實際化學實踐能力等的培養(yǎng)。
一、利用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很多化學教師開始將化學實驗引入教學過程中,雖然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但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化學實驗的開展效果,化學教師還是應當在設計化學實驗課之前結合化學教材內容進行具體分析,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內容之后再展開教學,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并通過化學實驗得到創(chuàng)新能力和化學素養(yǎng)的提升。另外,在導入化學實驗之前,教師也要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問,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展開探究活動。例如,在“燃燒與滅火”這節(jié)教學活動展開之前,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之前學過的白磷入水燃燒的基本原理,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白磷燃燒的條件以及白磷自燃的原因等一系列問題,并鼓勵學生自行操作實驗,按照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展開操作[1]。在教學時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結合不同的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2]。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化學學科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展開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并學會合理地應用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原電池”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及其腐蝕情況,并將其與學校內的金屬腐蝕情況進行對比,從中找出異同點并思考如果金屬發(fā)生腐蝕應當采取怎樣的防護保護措施,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識,同時也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3]。除此之外,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應當注意以下兩點:一方面,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應當選取有啟發(fā)性的內容,盡可能地讓學生去主動思考,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真正地實現觸類旁通、知識遷移的效果。例如,在“酸類物質中有強酸制弱酸”這個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堿類物質思考是否同樣也遵循這個規(guī)則,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利用舊知識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學生也可以通過這個過程得到自信心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師也應當注意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具備層次感,首先教師要仔細閱讀大綱內容,結合教學大綱內容要求來把握問題情境的難易程度,問題不能太簡單,也不能不具有挑戰(zhàn)性,否則就會失去意義;如果問題設置得太難,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這樣學生的自信心難免會受挫,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按照一定的層次設置問題情境,就可以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去探索知識,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導入新的知識點。
三、通過社會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化學學科的應用性很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踐,這樣才可以提升學生的應用水平,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有些地區(qū)會出現酸雨的現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酸雨形成的原因,組成酸雨的化學成分有哪些。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本找出答案或者查閱資料后討論,一步一步地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與邏輯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手段來給學生播放相關新聞報道,讓學生從新聞中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真實性。
總而言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改革開始不斷推進,教師也開始逐漸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展開之前做好準備工作,在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證化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彩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 中學文科(教研論壇),2018(8):63-64.
[2]許雪輝.淺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72.
[3]郝憲華.淺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8(1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