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婷
摘 要:通過分析中考考題來進行文言文教學,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拓展能力進行培養(yǎng),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針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文言文教學。
關鍵詞:中考;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一、中考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
縱觀近年來中考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可以說是固定考試內容,大約占據(jù)著語文試卷總分的12%。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好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研究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也就顯得很有必要。
1.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中考語文試題要求不符
通過考察中考語文試題可知,在文言文考題設置中,要求學生形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較差,比如在初中文言文的學習中,學生學習面比較狹窄,在平日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文本主要來源于教材,只有極少一部分是來自課外學習資料。而且學生學習這些文本也不是自主學習,是跟著老師的思路學習,聽老師進行講解,尤其是文言文中的一些詞匯比較難懂,會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情況。時間一長,不僅會限制住學生的學習面,還會讓學生的思維逐漸固化,不利于其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課堂教學方式與中考語文試題不對應
通過考察中考語文試題可知,中考語文文言文考題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了考查。在初中文言文的學習中,教師更多的是讓學生進行古文練習題的訓練,對于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不重視。在中考試卷中,文言文試題,大多是對重點詞匯以及斷句進行考查,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只能了解學過的文章,并不能掌握有效的文言文分析方法。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大大降低,嚴重者會對語文學科出現(xiàn)排斥情緒。
3.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較差
對于文言文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動力和前提,也能夠提升學習的效率,然而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才能形成的。
4.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和中考試題要求存在偏差
通過考察中考語文試題可知,文言文部分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以及課外拓展的能力。在實際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培養(yǎng),總是選擇優(yōu)秀的作品讓學生學習后總結自己的感受,但是教師僅僅應用自己的教學方法,沒有建立完整的學習體系供學生參考。中考試卷中,有課外的文言文,也有課內的文言文,如果教師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課內知識的講解,忽視對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的指導,會對學生文言文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
1.課前預習
初中文言文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需要通過初中文言文教學,培養(yǎng)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和愛國思想,以及對情感的感知,豐富初中生語言積累,培養(yǎng)初中生語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初中生文言文學習、寫作以及口語表達能力。文言文學習能夠在中考文言文考查基礎上,讓初中生實現(xiàn)知識的拓展,增加初中生語文知識量,與初中文言文教學目標相一致。在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前,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對文章的重點字詞進行勾畫,同時要求學生進行斷句,讓學生可以通順地朗讀文言文。教師通過預習作業(yè)掌握學生的了解程度,從而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段落的中心思想,同時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結構。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對作者背景進行介紹,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拓展延伸,融會貫通
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如果僅僅依靠課堂上的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文言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在講解文言文的時候,需要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回顧以往文言文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在拓展延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文言文內容,還可以讓學生按照文言文的作者和寫作背景進行分類,強化學生的記憶力,從而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在學習柳宗元的經典之作《小石潭記》時,老師們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大致讀懂文言文,然后根據(jù)文言文內容來分析“小石潭”名字的由來。這樣,學生便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和思考,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學習文章內容后,教師通過延伸來讓學生了解唐宋八大家的成就,讓學生了解柳宗元的寫作特色,并對柳宗元其他作品進行簡單的閱讀,幫助使在面對柳宗元同類作品時可以進行簡單的分析。
綜上所述,初中文言文學習能力至關重要,尤其是當前初中階段教育體系之中的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乎學生語言能力以及文化積累等,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師應該積極實踐,從自身入手,以身作則,積極創(chuàng)新,使用新式方法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拓展學生的思維,為學生今后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德清.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文言文課外閱讀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21):57-58.
[2]楊江.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閱讀情境研究[J].課外語文(下),2020(9).41-42.
[3]夏蔓莉.淺談中考文言文復習策略[J].新課程(下旬),2018(7):284.
[4]李梅.初中課內外文言文比較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下),2020(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