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六年級的教室緊臨著學校的圍墻,教室和圍墻之間有一條狹長的水泥通道,雖然干凈,但是空無一物,總是給人一種空蕩蕩的感覺。班主任梁樹老師別出心裁,自己搜集鮮花的種子,讓學生各自準備一個花盆,大家一起美化通道。
梁樹老師的提議得到了學生們的積極響應(yīng),第二天,他們就帶來了自己的花盆。當各種形狀的花盆擺在老師面前的時候,江小濤顯得異常尷尬。因為他那個所謂的花盆,其實就是一個銹得掉了邊的廢棄洗臉盆。擺在同學們各式各樣的漂亮花盆中間,江小濤的花盆十分顯眼,宛如一件剛剛出土的年代久遠的文物,說它是“雞立鶴群”一點也不夸張。
同學們以前就瞧不起江小濤,因為他的家境太寒酸,現(xiàn)在看見江小濤帶來這樣一個花盆,更是撇起嘴,目光中滿是嘲諷。班級里有些孩子虛榮心強,存在攀比的風氣,他們比家境的好壞、拼爹媽的實力,這種現(xiàn)象原本就令梁樹老師擔憂。看到江小濤深深地低著頭,一副難為情的樣子,梁樹老師掃了那些嘰嘰喳喳、冷言冷語的學生一眼,走到江小濤的身邊,用手輕輕地撫了撫江小濤的頭,語調(diào)溫和地安慰他:“沒關(guān)系的,只要能夠種花就行了?!?/p>
梁老師去過江小濤的家,他知道江小濤的家境貧困。買一個漂亮美觀的花盆,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是對于家境貧寒的江小濤家來說,卻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安慰了江小濤,梁老師便把鮮花種子分發(fā)到每個學生的手中。拿到種子,同學們歡呼雀躍,他們再也顧不上議論江小濤,紛紛去打理自己的花盆了。他們先是往自己的花盆里裝上土,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撒下鮮花的種子,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從梁老師手里接過種子,江小濤也開始了自己的行動。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個塑料袋,只見塑料袋里裝滿了烏黑松軟的農(nóng)家肥。江小濤把散發(fā)著異味的農(nóng)家肥倒進自己的花盆里,種莊稼需要肥料,種花也是如此。
原本就不情愿和江小濤搭邊的同學,這下捏著鼻子躲得更遠。江小濤早已習慣了這種氣味,爺爺在家種菜施肥,他還幫著爺爺在菜園子里施過好幾次農(nóng)家肥呢。
學生們種花的時候,梁老師就在他們的周圍巡視。他看見江小濤把種花這件事情做得有模有樣,而別的學生可就差遠了。梁老師建議同學們跟江小濤學,可他們大都不屑這么做。
課余時間里,學生們一有空就跑到自己的花盆邊。即使什么事情都不做,也要圍著自己的花盆轉(zhuǎn)上幾圈,他們心情急切地盼望著,巴不得一眨眼的工夫,埋進土里的種子就能發(fā)芽開花。江小濤也不例外,對花盆和種子的照料,他做得更是精細用心。
種子沒有偏見,它壓根不在意花盆的好壞,江小濤的花盆里最先冒出了芽尖尖?;ㄩ_的時節(jié),一路領(lǐng)先的江小濤的破花盆再次吸引了同學們的眼球。清秀挺拔的枝干,一朵朵絨球般盛開的花朵,成了所有花盆中的亮點。
梁老師走到江小濤的身旁,意味深長地向同學們說:“一盆鮮花,能否開出鮮艷的花朵,關(guān)鍵不在于花盆的好壞?!绷豪蠋熡檬种噶酥附哪桥杌ǎ敖瑢W的花盆雖然簡陋,卻開出了全班最鮮艷的花朵。”
漸漸地,同學們把自己的花盆靠近了江小濤的花盆,江小濤的花盆這次卻成了“鶴立雞群”。江小濤把從家里帶來的農(nóng)家肥分給同學們,同學們學著江小濤的樣子給花兒松土、施肥、澆水、捉蟲……
一次種花的過程,梁樹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與江小濤變得親近了。不經(jīng)意間想出來的活動,不但美化了班級環(huán)境,豐富和充實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竟然還轉(zhuǎn)化了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改變了他們的思想認識。這種意想不到的收獲,是班會課上空洞乏味的說教無法取得的,它讓梁樹老師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六年級的教室和學校院墻之間那條原本空蕩蕩的水泥通道,現(xiàn)在居然成了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一群圍在花盆邊說說笑笑的孩子,也成了學校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縣王截流鄉(xiāng)三橋小學
責任編輯:林彥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