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文靜
摘要:高中階段屬于青年初期,學生處于從獨立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時期,身心特點與初中有所差別,心理閉鎖性更加突出,尤其是容易對父母、老師等成人保持心理閉鎖。這樣的心理特點加大了教師對學生心理狀況了解及把握的難度,而找到合適的溝通方法是了解學生、引導學生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本文結(jié)合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從分析高中各年級學生心理現(xiàn)狀入手,探討用周記、班級日志和小紙條與高中學生溝通的方法及操作關(guān)鍵點,從而搭建起與學生溝通的“心橋”。
關(guān)鍵詞:有效溝通;心理特點;青春期;高中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23-0069-03
很多高中校都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班主任懷著滿腔熱情,兢兢業(yè)業(yè),起早摸黑,處處為學生著想,但是卻走不進學生的心田,致使有些教師困惑不解,倍感現(xiàn)在的學生變了,即使將心掏給了學生,學生也不領(lǐng)情。為什么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心呢?我認為這緣于班主任把握不住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沒能在師生間搭建一個有效溝通的橋梁。
所謂有效溝通,是指師生之間在心理上互相容納,在情感上將心比心,即能理解對方、接受對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體講,就是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的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幫助,并且化為行動;教師能理解學生言行產(chǎn)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背后的真正動機,體諒其具體情境,知其所想并真誠地幫助學生。這種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建立在師生雙方了解彼此的基礎(chǔ)上,而認真去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教師走進學生心田的前提。
高中階段學生多為15~19歲,屬于青年初期,也稱青春中期,處于從獨立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時期。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是初中階段的繼續(xù),因而具有與初中生相似的許多特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閱歷的豐富,他們的身心特點與初中相比出現(xiàn)差別。比如從少年期開始出現(xiàn)的心理閉鎖性,到高中階段更加突出。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再加上過去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部分學生發(fā)現(xiàn)“逢人不可再全拋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飾、內(nèi)隱的需要及各種顧慮,使其嘴上相繼都加上一把“鎖”,許多問題被看作個人的內(nèi)心秘密被隱藏起來,尤其對父母、老師等成人保持心理閉鎖。但實際上,這個時期的學生客觀上又有強烈的歸屬的心理需求及與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廣交知心朋友,心中的苦悶很想找人傾訴、討教。
這樣的心理特點顯然加大了我們對學生的了解及把握的難度,但是我們卻不能放棄對學生的了解及引導,因為高中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雖已接近成熟,但仍未完全成熟,這一階段是學生人格塑造的關(guān)鍵時期。師長的點撥,有時哪怕只是只言片語,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針對這一點,我根據(jù)高中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選擇用筆與學生溝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一年級:私密周記,平穩(wěn)度過
有人把高一年級稱為“更學期”。學生剛由初中升入高中,在心理方面處于人生的第二次“斷乳期”,正處于由少年向青年過渡的時期,生理發(fā)育、 心理發(fā)展呈不平衡狀態(tài),心理穩(wěn)定性較差,情緒化程度較嚴重,承受能力較弱。這一階段,學生有三“不”一“缺”,即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對高中學習方法的不適應和對在新班級中自我定位的不確定,在情感上缺少安全感。所以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之一是適應高中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要求。基于學生心理現(xiàn)狀,為了能讓學生平穩(wěn)度過“更學期”,我對高一新生采取“私密周記、心靈按摩、平穩(wěn)度過”的筆聊法。這種溝通方法能否走進學生的心田,關(guān)鍵是取得學生的信任。
我將周記定位為“心靈驛站”,倡導“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寫法,營造“用我筆書我心”的坦誠信任氛圍。為了避免學生將周記當成又一項作業(yè),我對此不設(shè)課代表,不統(tǒng)計上交人數(shù),完全自愿。每周周記我親自一本本收再一本本發(fā),以確保私密性。每本我都用心去閱讀,結(jié)合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細細揣摩學生“隱藏”在字里行間的困惑,慎重下筆,力求批閱到學生的心坎上,經(jīng)常是我寫的比學生的多。剛開始,部分學生將周記當成任務,或三言兩語,或流水賬應付了事。但一個月后,敞開心扉的學生越來越多,且出現(xiàn)迫不及待向我“討要周記”的現(xiàn)象。基于此,我總是先通讀全班的周記,優(yōu)先批閱急迫需要安撫的學生的周記本,并及時發(fā)回,以保證在第一時間讓需要幫助的學生及時得到幫助。
有一個女生,在高一下學期開學一個月后,寫了一篇題為“她是不是一個壞女孩”的周記,用第三人稱敘述:有一位女生喜歡上班上一個男生,克制不住去想他,她是不是很壞,她該怎么辦?我給她回了四段話:“謝謝你告訴我這個美麗的秘密”,謝謝她對我的信任;“祝賀你長大了!”欣賞異性是走向成熟的標志;“給你五分鐘”,緩沖一下,目的是告訴她欣賞異性是很正常的行為,排解她的憂慮;為她支招,她的文科很好,她欣賞的那名男生文科也不錯,尤其是歷史和地理,因此我請她幫我想一個辦法幫助班級中對歷史、地理會考有畏難情緒的學生,目的是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結(jié)果她欣然接受,自辦“會考快樂大本營”,且念及“私情” ,聘請那名男生當副營長,兩人將活動搞得風生水起,大大提高了我班的會考學習熱情,尤其在地理學習上。在以后的周記中,她跟我探討更多的是“會考快樂大本營”的運作情況及困難,偶爾還會抱怨副營長的不得力……通過周記這種無聲似有聲的溝通,我及時疏導了這位學生,巧妙地將問題解決了。
總之,高一年級的學生是敏感的,又是可塑性很強的,我用筆對學生進行心靈按摩,讓他們的心平靜下來,讓他們能盡快接受老師、親近老師、信任老師,熟悉學校、適應學校、熱愛學校,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度過“更學期”。
二、高二年級:班級日志,同伴教育
有人把高二年級稱為“斷層期”。高二階段,由于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這是一個容易出現(xiàn)動蕩和茫然的時期。根據(jù)有關(guān)調(diào)查,在這一時期,部分高二學生失去了奮斗的方向,找不到追逐的目標,從而缺少進取心和拼搏動力。同時,這一時期也是親子關(guān)系的危機時期,很多孩子開始疏遠家長,向外尋求同伴的理解。所以高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之一是增強自信心和抱負水平,增強社會責任感。
基于這樣的心理現(xiàn)狀,我在高二學段采取“開放性班級日志——同伴教育,自我反省”的筆聊法。這種溝通方法是否被學生接受,并真正起到實效,關(guān)鍵是宣傳到位、師生思想統(tǒng)一及教師的宏觀調(diào)控能力。我將班級日志定位為“明亮的鏡子”,倡導“實事求是、揚長曝短”的寫法,營造“班集體是我們的家”的氛圍。
第一周,利用班會課學習新聞工作者“鄒韜奮”的新聞輿論監(jiān)督理念,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及寫作班級日志,并設(shè)定獎項——最“韜奮”獎,同時邀請任課老師舉行隆重的“班級日志”開記儀式。第二周,由我記錄,起到定格調(diào)、定方向的作用(這一周學生們往往已表現(xiàn)出極大的參與熱情)。以后周一到周五,按學號每兩天由一個學生記錄,周末再由我把關(guān)進行一周總評,月末進行“最‘韜奮獎”評選。
記得有一屆班級有一個頑疾——抄作業(yè),總是屢禁不止,我和任課老師商量好,分頭找一些總是抄作業(yè)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其中正好有一位學生輪到他記日志,他有點委屈,因為他正好那天也抄了作業(yè),且被我談過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在第一天寫了題為“饒了抄作業(yè)的兄弟們吧”的日志,訴了一通郁悶,在班級引起了共鳴。我看到后找他聊“他們?yōu)槭裁闯鳂I(yè)?抄作業(yè)的后果是什么?”他似乎有所悟。第二天他又寫了題為“幫幫抄作業(yè)的兄弟們吧”的日志,同樣在班級引起了共鳴,并在“民間”自發(fā)組織了“禁抄”糾察隊,問題迎刃而解。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通常愿意聽年齡相仿,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見和建議,青少年尤其如此,這就是“同伴教育”。因此,我在“多事之秋”的高二采取了開放性班級日志,以期達到生生間的同伴教育的目的,再通過自我反省促使個體的修正,從而營造“你追我趕”的班級學習氛圍。
三、高三年級:溫馨紙條,釋放壓力
有人把高三年級稱為一場人生的洗禮。到了高三年級,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強烈的升學渴望,他們認識到,考上大學對自己的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種強烈的心理內(nèi)驅(qū)力的作用下,每個學生都對自己的學習水平,也就是考試成績寄托很高的期望,希望每次考試都能考好。然而,高考以及高考前所有的模擬考試,都是以選拔性為目的的考試,具有很強的競爭性,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愿以償?shù)?。于是,過高的目標和并不令人滿意的現(xiàn)實,就必然產(chǎn)生矛盾,并進而使人產(chǎn)生心理上的過度焦慮與緊張。這種狀況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調(diào)節(jié),就會誘發(fā)心理疲勞,產(chǎn)生消極的心態(tài)。我的一位高三學生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期待著讓高考來檢驗十二年的成績,期待豐富多彩、令人向往的大學生活……但在我心中,卻總有陰沉沉的壓力和隱隱不安,每當迎來又一個早晨,我總是對自己說,要努力,要相信自己??墒敲慨斠鼓唤蹬R,面對著堆積的練習,我不禁要問,我能行嗎?”這段不長的文字,生動地表現(xiàn)了許多高三學子的困惑和矛盾。所以高三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之一是能嫻熟地運用所學技巧自我調(diào)節(jié)考前情緒。
基于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我在高三采取“溫馨小紙條——溫暖點撥,釋放壓力”的筆聊法。這種溝通方法能否起到實效,關(guān)鍵是教師通過觀察能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扮演“心理醫(yī)生”“鼓動師”“調(diào)解員”等角色,適時點撥。
我將溫馨小紙條定位為“解壓菜單”,倡導“不拋棄、不放棄”的堅定,營造“笑對高三”的班級氛圍。
學生小盧在高三暑假補課時,異常用功,整個假期也很努力。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她急于提高成績,結(jié)果欲速則不達,在月考時雖有進步,但不是太明顯,她認為沒考到她期望的理想成績,于是產(chǎn)生了焦慮、浮躁、不自信的心理情緒。我將她高三分班的成績打印出來,畫出發(fā)展軌跡圖,一目了然,表明他這次考試有質(zhì)的飛躍,再用紅筆配上:高三(3)班一匹黑馬橫空出世,我為你喝彩!我將這張紙條悄悄地夾在她的作業(yè)本中,隨后我經(jīng)常寫點小幽默故事給她,她不僅放松了自己,還講給同學們聽,我經(jīng)常在課間看到她繪聲繪色地講著,周圍圍了一圈同學……
總之,高三年級時間緊、任務重,我們不可能再像高一高二那樣,花費很長時間用筆長篇大論地溝通。作為高三班主任,作為班級高考總司令,應善于從學生蛛絲馬跡的情緒變化中找出問題,要善于從瑣碎的班務工作中找到契機,用最簡短而又最能打動人的話語,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關(guān)愛,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要讓學生明確:解開枷鎖的身體才能舒展,解開心鎖的心靈才會有活力。微笑著面對高考,這是高考制勝的法寶。
以上是我根據(jù)高中各年級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嘗試用筆和學生溝通的三種方法,雖然我在使用時有先后順序,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也可以交錯使用。高中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雖已接近成熟,但仍未成熟,高中階段是學生人格塑造的關(guān)鍵時期,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用筆與學生溝通,能更好地使師生間心理上互相容納,使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老師的愛,從而搭建起師生溝通的“心橋”。
編輯/張國憲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