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清華
摘 要:語文是基礎性很強的一門學科,閱讀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學好語文一定要注重閱讀,提高閱讀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對提高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各方面的素質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圍繞小學高年級語文有效閱讀教學做一探討。
關鍵詞:小學;有效閱讀;教學方法
開展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作為閱讀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有效組織下,進一步融入閱讀之中接受熏陶與洗禮。教師緊緊圍繞 “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語文教學理念,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具體的閱讀內容,創(chuàng)設有益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情境,采取切實的教學方法以及形式循循善誘指導學生閱讀,產生有效的閱讀行為,漸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素養(yǎng)。
一、以情激趣,深化理解
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成為閱讀教學中的手段之一,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閱讀存在的問題等,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搭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平臺,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的思維,去粗存精,取長補短,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激發(fā)起閱讀的興趣。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先預習閱讀的內容,然后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做好點撥,把思考仍然留給學生,只是為思維混沌的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從而與文本、與作者所體現(xiàn)的情感產生共鳴。課下,教師與學生進行信息反饋,表達閱讀后的感受,對學生提出各種疑問,教師可以不馬上說出答案,而是讓學生順著引導思路最終在探究中獲得釋然。如此,學生不僅對閱讀充滿了期待,而且真正成為發(fā)現(xiàn)者與探索者,樂于閱讀,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為了達到閱讀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切實的閱讀教學情境成為教師探索的方向,引導學生融情入境,觸摸文本內核,對閱讀課文進行深入理解。比如,在閱讀《少年閏土》一課時設下了疑問:你想象中的少年閏土是什么樣的?課文中又是怎樣仔細描寫他的?你想知道西瓜地里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帶著這些疑問,學生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去。
學生帶著設問認真閱讀課文,解開心中的疑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授新課時,巧設疑問與懸念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為教師課堂教學順利開個好頭,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引導個性閱讀,加深閱讀理解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對于閱讀所獲得的感悟與體會等也不盡相同,教師不能搞一刀切,用統(tǒng)一的、標準的答案束縛學生的個性認知。因此,面對學生不一樣的閱讀感悟,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激發(fā)學生個性閱讀,同時借助合作學習平臺的搭建,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化的閱讀風格,在思維與思維的碰撞之中,展現(xiàn)個性的火花,這樣才會讓閱讀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生的個性閱讀的有效性體現(xiàn)的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的情感、性格都會不一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進入到文本之中,了解來龍去脈,掌握作者所蘊含的主基調,不斷地與作者的情感進行交融,從而帶來更為鮮明的富有個性的解讀。把閱讀的權利交給學生,實現(xiàn)百花齊放的閱讀場景,讓學生更客觀真實地認識到自我,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如在學習《漁夫的故事》這篇課文時,教師讓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嘗試提出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能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么人生哲理呢?有的學生認為漁夫是誠實善良、機智勇敢的。有的學生覺得魔鬼是邪惡的、殘暴和愚蠢的。有的學生堅信正義的力量如同陽光,拿起正義的武器,一切邪惡勢力都在他面前無處遁形?!坝姓驹谀Ч淼慕嵌人伎嫉膯??在夸贊漁夫的聰明時,會不會記起瓶子中的魔鬼?漁夫的一生中還有很多故事,而魔鬼卻只有這一次機會,失去了便不會再有,魔鬼錯了嗎?”在打破常規(guī)的逆向思維下,創(chuàng)設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搭建學生交流討論的平臺,在思維交融中,豐富學生的體驗,拓展思維,同時也深化了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朗讀訓練思維,以讀促寫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朗讀能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力,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綜合閱讀能力。通過朗讀,學生不知不覺學會了很多表達法,小到遣詞造句,大到謀篇布局。教師組織學生從朗讀中獲得感悟與體驗,并能對喜歡的句子、詞等進行記錄,加強記憶,為寫作收集素材。通過朗讀優(yōu)秀的文章,可以學習規(guī)范的書面語表達,包括好詞好句,包括謀篇布局,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傳授閱讀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閱讀方法多種多樣,教授學生掌握泛讀、精讀、速讀、寫讀、再讀等的閱讀方法。泛讀、速讀,掌握書的中心思想,對書的大致內容作一個了解,快速閱讀各類書籍。精讀,對書的內容做一個細致地解讀。寫讀,邊讀書邊做一些摘要,以后方便復習。同時在讀書的時候要善于思考。每次閱讀的時候都會有新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再讀,好書要經(jīng)常讀、仔細讀,要掌握書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把書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把厚書讀薄,同時有自己的見解。當然針對不同類型的、不同段落的文章,閱讀方法不同,需要掌握閱讀技巧。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提高自學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努力解讀新課改的理念,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思維格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加強以讀為本,把閱讀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肖全勝.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方法探究[J].求知導刊,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