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寶利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數學本身就具有抽象性、邏輯性、應用性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不斷思考、摸索,它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依然沿用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性,嚴重影響知識探究能力形成。而探究式教學法能夠充分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從教材研究、實踐操作、組織小組合作的角度出發(f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探究,加大對小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5-0057-02
在現代化教育教學中,廣大教育工作者對探究式教學并不陌生,該教學方法在教育領域中有廣泛的應用,受到教師與學生的一致好評。探究學習,從字面意思來分析,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向學生拋出問題,但不會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理解,自主獨立地摸索和分析,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鉆研獲得想要的答案這一過程。這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鉆研教材,結合課程安排來設計相關問題,設計的問題也是有技巧性的,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設問,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探究學習的預期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主要以基礎知識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是目前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學習數學知識需要經歷三個階段:了解到掌握再到靈活運用。小學生學數學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欲速則不達,學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積累。首先分析第一階段,了解數學知識。在學習數學時,學生要一邊了解數學知識,一邊積累知識,在腦海中構建數學知識的框架,有一個學習思路。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著手,興趣是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第一扇大門,通過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隨后對數學基本概念逐漸清晰。其次分析第二個階段,數學知識的掌握。要想熟練掌握所學的數學內容,就要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做到兩點:一是鞏固知識;二是提高能力。在對數學知識了解后,學生就要不斷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熟能生巧。最后,如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我們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才能彰顯數學的真正價值。由此可見,教師將探究式教學的教學重心放在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上,采用科學、專業(yè)的視角引導學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二、問題引導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探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小學高年段的學生對數學知識已有一定的理解,教師要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科學性、開放性、趣味性的課堂環(huán)境。一堂課的質量高低主要是看教學方法是否得到了良好的運用,教師的講授方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努力鉆研,摒棄保守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形式,結合本班級的實際學情以及學生的學齡特點、興趣方向進行教學設計。在設計問題方面,教師要講究問題的層次感,過于簡單的問題雖然學生容易回答上來,這樣的問題過多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和熱情;而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又會感到吃力,回答不上來的話,學生容易失去信心,教師也干著急。所以,教師要全面考慮,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設計,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地提問,用最俗氣的話來說就是給學生“挖坑”。只有設置趣味性的問題,學生才有足夠的耐心一層一層地揭開神秘面紗,全身心投入學習探討中,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做應用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教師正確引導,掌握分析習題的技巧。比如,在某個商店中,一個足球和兩把玩具手槍的價格一共是100元,已知足球比玩具手槍貴10元錢,問玩具手槍和足球各是多少元錢?在遇到這樣的應用題時,學生在讀完題后經常會腦袋懵,沒有解題思路。這時,教師就給予科學引導,如果學生將足球與玩具槍當作兩個屬性不同的量,會在無形當中增加做題的難度,所以,應當將這兩樣東西看成是屬性相同的量,這樣解題思路就會很清晰。學生通過引導進行解題,再深入地探討,已知信息是足球比玩具手槍貴10元,那么將玩具手槍也看作是足球,從題目中獲得兩把玩具手槍,那就是2×10=20,一共要貴20元;接下來再用總共花費的100+20=120元,就相當于用這120元買了三個足球,那么可以用120÷3=40元,這是每個足球的單價;隨后就能想到,其中兩把玩具手槍比足球各少10元,那么用40-10=30元,就是一把手槍的價錢。由此得出,足球的單價為40元,手槍的單價為30元。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有層次感。在練習應用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而這也能體現探究式教學在數學課堂上的真正價值。
三、強化課后練習,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探究式教學不僅僅能提高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完成后,要強化課后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盡量少做一些書本練習,為學生安排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學習任務。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課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知識進一步鞏固,加深記憶,同時在實踐中得到一定的鍛煉。
例如,在完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一節(jié)的教學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趣味性的實踐任務。比如,如果將我們的教室重新裝修,請大家結合教室的墻面、地面、房頂計算一下我們教室裝修的面積。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合作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踐操作。這樣的學習任務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和實際運用,學生會發(fā)現數學離我們生活如此之近,從而對數學知識有全新的認知和理解,提高學習興趣。
四、數形結合思想,提高能力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