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英
摘? 要:紅色文化是通過長期革命和實踐活動積淀下來的一種文化。它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價值和歷史文化底蘊,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延伸,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優(yōu)秀素材,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不足?;诖?,文章對紅色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發(fā)展現狀進行了簡單分析,并且針對問題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紅色文化;發(fā)展現狀;對策研究
紅色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啟蒙階段,思想不成熟,在小學教育中滲透紅色文化對其成長和發(fā)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都具有推動作用。但是,目前紅色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發(fā)展狀況不佳,存在很多問題。小學教師應該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應對策略,使紅色文化能夠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小學教育中紅色文化的發(fā)展現狀概述
1. 學校不重視紅色文化教育
對于學生來說,上學不僅要獲取一定的理論知識,更要獲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思想品德教育是發(fā)展的靈魂。因此,學校要將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的發(fā)展位置上。而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有些學校并沒有意識到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盡管教育改革不斷推進,但是應試教育所產生的影響依然存在,有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開展教學,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理念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只重視學習成績的提高,認為成績好才是硬道理,而忽略了品德水平的提高。
2. 教師教學方式不當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多篇類似《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具有紅色文化的課文。在學習此類文章時,學生很難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有些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革命情懷,便會借助角色扮演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盡管能夠提升學生對課程的感興趣程度,促使課文內容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但是娛樂性相對更強,學生更多的是將其作為一種教學游戲來看待,更加重視在其中獲得愉快的體驗,無法深刻感受革命英雄人物在奮斗路上所付出的艱辛,無法感受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因此,教師要重視合理地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感知革命先烈的寶貴思想品質,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
3. 家庭教育缺失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家長給予孩子更大的期望。在課余時間,會為孩子安排課外輔導班和特長班,使學生的學習負擔不斷加重。家長將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孩子的品德教育,更缺乏對孩子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在家長的感染下,孩子也會更加追求學習成績的提高,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家庭中,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教導時,可以講述紅色革命故事、帶孩子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觀看紅色革命電影等。在紅色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交流增多,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樹立了良好榜樣,促使孩子能夠在積極向上的家庭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二、在小學教育中滲透紅色文化的策略分析
1. 學校層面
首先,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空間,積極打造紅色文化。可以張貼家鄉(xiāng)歷史遺跡、本土風光、特色文化的相關圖片,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也可以張貼“四史”學習教育的相關內容;還可以張貼偉人、名人的圖片與事跡,介紹歷史上重要的大事件等,真正做到“讓每面墻壁皆紅色,每處景觀都育人”。
其次,營造紅色文化輿論氛圍。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櫥窗等文化基地,積極營造紅色文化輿論氛圍。廣播站利用課間十分鐘播放紅色歌曲、朗誦紅色詩詞、講述紅色故事等。學校要定期更換黑板報、宣傳櫥窗,為學生分享紅色經典。另外,還可以利用國旗下演講進行紅色教育宣傳,倡導各個班級在課前齊唱紅色歌曲等,使紅色文化在校園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2. 教師層面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為學生播放紅色經典影視作品,如《小兵張嘎》《舉起手來》等影片。這些影片都是學生喜愛的,觀看影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暢談觀后感,這樣不僅能使他們接受很好的教育,而且也是一次情感的洗禮,更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使他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另外,教師要注重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教育。小學各學科教材中都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教育。
3. 家長層面
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家庭教育不容忽視。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應該向孩子灌輸紅色文化經典。首先,父母要言傳身教,點滴滲透。為孩子購買紅色經典書籍,與孩子一起誦讀紅色故事,給孩子講解紅色故事,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利用節(jié)假日帶孩子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的事跡,學習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接受精神洗禮,領略紅色魅力。
紅色文化精神鼓勵著我們不忘初心、奮勇向前,不可丟棄這些寶貴的精神。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價值體系正處于塑造階段,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應該積極地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促使他們從小就樹立愛國意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祖國的建設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謝先將. 立足紅色文化建設? 創(chuàng)建農村特色校園[J]. 小學教學研究,2017(26).
[2]侯慧慶. 紅色文化與小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探究[J]. 科技視界,2014(21).
[3]方應全. 紅色文化與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 領導科學論壇,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