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權
摘 要:隨著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開始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初中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應當積極響應新課程教育改革理念,打造高效課堂,提升初中語文的課堂效果。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和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夠為現(xiàn)代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高素質人才,語文教師需要與時俱進進行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文章基于當前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xiàn)狀,針對性地提出了增強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語文教學;閱讀教學;途徑分析
一、 引言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高速發(fā)展、萬事萬物時時更新的時代。在新形勢下,如果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不能夠很好地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所以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挑戰(zhàn)。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色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更為高效的語文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動力,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從而為創(chuàng)建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程教學體系作出貢獻。文章對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針對性提出了相應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基礎課,而閱讀是學習漢語的主要方法。對于初中的漢語學習者來說,語文學習成績與他們的中文閱讀能力有很大關系。同時,漢語科目也是學生今后學習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情況下,學生其他科目學習效果不好實際上與中文閱讀能力有很大關系??梢哉f,初中生漢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推動學生整體學習質量的提高。因此,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新時期,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正在加快。這需要教育者站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從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出發(fā),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展開與時俱進的改革。
一些初中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完全是為了考試。他們認為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成績,但他們忽略了初中生自身的發(fā)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開展初中生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進步,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面,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正是由于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師沒有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而沒有體會到閱讀教學的真正價值,因此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也需要語文教師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觀念。
三、 打造高效閱讀教學課堂的必備條件
(一)教師與時俱進更進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初中語文課堂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師沿用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的現(xiàn)象,導致初中語文課堂過于呆板,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率不高。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tǒng)觀念教學,教學過程只是圍繞語文教材進行展開,并沒有充分聯(lián)系課外的閱讀內容,也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我討論和學習心得的交流。所以,想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需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具體表現(xiàn)在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參與度。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初中生依然處于愛玩的階段,所以想要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首先應當豐富課堂形式以吸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探索欲,從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到班級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而和語文教材聯(lián)系起來,營造出積極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課堂討論中深刻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識。只有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習興趣,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果。
四、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難以達到前期制定的教學目標
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教師都會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但是教師所制定的目標往往都較高,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就直接導致實際教學完成情況與前期所制定的教學目標相差甚遠。由于初中學生正處于好動的青春期,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集中。一般來說,學生一節(jié)課只有15~20分鐘是能夠集中注意力的,但是教師前期所設置的教學目標過高,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向學生傳授大量的知識點,機械式的講解會讓學生出現(xiàn)倦怠、疲憊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過多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教學,這不僅會削弱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同時還會影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學生都對閱讀不感興趣,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教師沒有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師一直將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運用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這就直接導致學生無法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閱讀越來越不感興趣。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格外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由于家長和教師的不重視,直接導致學生也不重視閱讀學習,即使教師在課堂上開設一些閱讀活動,也很少會有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這使整個課堂十分枯燥乏味,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非常少,這會嚴重影響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在教師的督促下才能進行閱讀,如果沒有教師的督促和指導,學生無法高效完成自主性閱讀學習。
(三)閱讀教學模式單一落后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課堂上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這會加重教師的工作負擔。長此以往,教師就會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的情況,部分教師會失去對教學的熱情,繼而影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初中學生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會非常感興趣,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一直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則很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在課堂上,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師都沒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這就使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