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雙
摘 ?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高校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法精準融入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依然突出。加強對大學生生活的指導,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激勵約束與自我管理相結合,堅持宏觀引領與微觀關愛相結合,堅持廣泛引導與個性指導相結合,堅持主題鮮明與形式多樣相結合,并提出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8-0034-02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高校也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盵1]這既是對我國目前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的科學定位,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大學生生活指導工作應運而生。切實有效開展生活指導工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是使大學生自覺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關鍵所在。
一、當前大學生生活特點及高校大學生生活指導工作的現(xiàn)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社會進步明顯,大學生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較之以往也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變化。
(一)當前大學生生活呈現(xiàn)的特點
1.生活思想的個性化。當代大學生被稱為“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他們的個人成長階段與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飛速發(fā)展時間相吻合?;ヂ?lián)網(wǎng)不僅深刻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多元文化的交融交鋒、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的影響,對大學生的生活思想產生了沖擊,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呈現(xiàn)出追求個性化、品質化的特點。在消費思想上,大學生追求衣物的設計是否標新立異、是否能夠體現(xiàn)個人氣質;在消費行為上,大學生喜歡去有“情調”的咖啡廳,也會不遠千里觀看自己喜歡的偶像的演唱會。他們崇尚個性,敢為自己的喜好買單的特點十分鮮明。
2.生活態(tài)度的安逸化。最近幾年,“佛系青年”“佛系人生”一度成為網(wǎng)絡熱詞,而“八卦文化”“喪文化”也在大學生中擁有一定的擁躉。部分大學生好逸惡勞,沉溺于游戲、娛樂節(jié)目,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部分大學生投機取巧,平時不努力學習,寄希望于考試時抄襲作弊。舒服自在、自我陶醉、過度娛樂、不思進取是部分大學生生活態(tài)度安逸化的突出表現(xiàn)。
3.生活行為的虛擬化。生活行為的虛擬化主要體現(xiàn)在交流方式的虛擬化。一方面,大學生喜歡利用網(wǎng)絡來進行信息的交流、情感的表達及情緒的宣泄,缺乏與人面對面溝通的勇氣和技巧;另一方面,大學生喜歡用表情包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給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提意見和建議時,多會采取匿名的方式。虛擬環(huán)境、虛擬方式的背后體現(xiàn)的是大學生不敢面對現(xiàn)實社會的焦慮和矛盾。
(二)高校大學生生活指導工作的現(xiàn)狀
目前,高校對大學生生活指導的工作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普遍的做法是以行為管理、心理咨詢代替生活指導,沒有樹立“生活指導就是生活育人”的概念,沒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生活指導中。
1.行為管理等同于生活指導。目前,部分高校對大學生生活指導的內涵沒有明確的認識,往往將對大學生的行為管理等同于生活指導,普遍存在“以管理代替引導,以懲罰代替幫助”的工作模式。雖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往往存在反復性,治標不治本,沒有讓大學生從思想上正確認識,也就無法持續(xù)進行。
2.心理咨詢替代生活指導。目前,部分高校對大學生生活指導的內容與對象不夠明確,簡單地認為生活指導是對生活中存在行為問題的大學生進行的,主觀認為其存在心理問題,因而采取心理咨詢的方式進行干預。這反而加重了大學生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大學生生活問題的有效解決。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大學生生活指導的內在邏輯
個人價值觀受到自身生理因素、自身周邊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而會有價值觀上的差異。國家的穩(wěn)步發(fā)展需要一種共同價值觀的引領,即核心價值觀的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凝聚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前進的唯一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日常生活的內在聯(lián)系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邏輯所在?!盵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是為了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進步、促進國家發(fā)展穩(wěn)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是引導人們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念構建與反思,推動人與社會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高校大學生生活指導,是對全體在校學生進行的,圍繞日常生活、人際交往等開展的指導工作,旨在引導大學生掌握生命價值,發(fā)掘生命意義,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促進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和諧共存。在此過程中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指引方向、調整偏差、彌補不足的作用,進而構建團結友愛、文明和諧的校園生活,而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中的目標指向。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大學生生活指導的策略
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思想的影響,容易在行為上產生偏差。因此,除了課堂教育、談心談話這些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之外,需要從大學生生活本身入手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要主動占領日常生活這個主戰(zhàn)場,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生活、指導工作。
(一)堅持目標激勵與過程約束相結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大學生生活指導中既有激勵作用,也有約束作用。激勵作用體現(xiàn)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進行倡導,激勵大學生向上向善,是對他們進行價值傳遞和行為引導的關鍵措施。約束作用體現(xiàn)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公認的行為準則,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個學生應盡的義務,是實現(xiàn)思想內化與行為外化轉變的關鍵所在。因此,高校要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內容對大學生進行目標激勵,也要結合社會公德,在實際生活中對大學生進行過程約束,使大學生做到自律與他律相統(tǒng)一。
(二)堅持宏觀引領與微觀關愛相結合
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班、團會等是高校從宏觀方面開展生活指導相關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普遍性的教育方式。當代大學生是伴隨網(wǎng)絡成長的一代,個性鮮明、自主性強是他們的標簽。因此,高校在繼承宏觀引領工作方式的基礎上還要創(chuàng)新,并且要考慮特殊性的存在。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指導、提高生活指導效果,高校要加強對學生個體的微觀關愛,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關心指導。例如:對勞動意識較差、不愿意打掃寢室衛(wèi)生的學生的管理,不能僅僅是批評教育,更需要通過中醫(yī)理論上的“望、聞、問、切”方法了解其生活習慣,掌握其內心世界的所思所想,找準問題產生的根源,從關愛其成長發(fā)展的角度進行引導,做到“教育無言”,促使其主動進行思想與行為的有效轉變。
(三)堅持廣泛引導與個性指導相結合
2019年,國家印發(f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這是在新時代下加強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舉措。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生活指導,要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校園原創(chuàng)作品、專家學者宣講報告、典型人物事跡報道等,以形式化、具體化的方式廣泛開展精神引領與價值指導工作。此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反映了中國文化健康、時代的精神方向[3]。因此,還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活化、日?;?,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相結合,與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相結合,與大學生個性特征相結合,抓住大學生生活上的需求點開展具體的指導工作,使大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的正能量,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洗禮和行為感化。
(四)堅持主題鮮明與形式多樣相結合
加強大學生生活指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一項基礎性工程,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確方向至關重要。因此,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社會主義的道德觀,以堅持集體主義為原則,這個主題必須鮮明。
在生活指導實踐形式上,要開闊思路,從大學生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大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激發(fā)、支持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要引導大學生自主設計實踐形式、自主參與活動管理、自我進行總結評價,繼而推動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形成知與行的良性互動。
正確人生觀的確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不僅是大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基礎,更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xiàn)實需要。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并將其融入具體工作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高校守正創(chuàng)新中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晗,張福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困境與策略探析[J].社科縱橫,2019(7):120.
[3]周開權.地方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42.
編輯∕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