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軍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正所謂“團結力量大”,這句老話在初中數(shù)學教育中同樣適用,除了一些理論知識外,數(shù)學學習要求學生發(fā)散思維,一題多解,不要拘泥于同樣的思維方式和解題方法,其實質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本文就小組合作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析。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教學分析;研究與方法;初中數(shù)學
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是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多邊互動,積極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
一、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意義
(1)人人參與,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多邊互助小組合作教學最突出的地方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小組內的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參與的機會,可以自由地發(fā)表對所探討問題的觀點。此外,學生還能聽到組內其他同學的感受和總結,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思想交流,促進彼此的合作溝通,改變以往單一的師生互動格局,一個學生互助的局面,學生自主思考的同時還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而海納百川,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
(2)分層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應該了解每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并且根據(jù)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而這種做法在以往的數(shù)學課堂上是很難實現(xiàn)的,教師畢竟沒有那么大的精力,也不可能兼顧每位學生。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使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小組內做好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參與學習帶來的樂趣。
二、合作學習應注意的“技巧”
(1)適時引入、有效指導。很多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常常將問題提出后便放任不管,任由學生自行討論、自行解決,這是對合作學習本質上的曲解,所以教學效果也會差強人意。合作的目的在于通過共同討論和相互啟發(fā),讓一些學生獨立解決比較困難的問題,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所以教師要注重在合作學習中的適當引導,做到既能夠滿足合作學習的需要,又預留出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最終達到預期目的。
(2)合理設計合作任務難度。合作學習并非適用于所有學習內容,太難學生無從下下手,太易毫無合作必要,容易讓合作流于形式,而在合作過程中教師的問題或者任務設計同樣與合作效果有著直接關系,問題難度太大、坡度太陡,會讓學生們體驗不到成功的樂趣, 常常半途而廢;任務太簡單,學生們獨自就能夠完成,不會再有合作的欲望,所以教師要合理設計合作任務,做到 “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讓學生們既能體驗到知識的難度與坡度,又能夠通過合作順利完成。
三、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的應用
上文提到,合作學習是需要基礎和條件的,在相同背景下,不同學生在合作中的受益不同,要想讓其完美融入到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從實踐應用中入手,找重點、克服難點、發(fā)揚優(yōu)點。下文筆者根據(jù)多年工作經驗,探究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情況及重要性。 (1)小組互助。在初中、小學教育階段,“小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小組分配以學生4-6人為一位小組,必須有一名尖子生和一名后進生,其他學生主要以中等學生為主,幾乎每位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都會拿“小組”之間的學習、監(jiān)督、合作來說明問題,因此,合作學習離不開小組
(2)競爭合作。從表面上看,“競爭”與“合作”是兩個相互矛盾、沖擊的名詞,其實,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二者并不對立。現(xiàn)在的學生,競爭意識很強,他們不但希望在解題時間、正確率上戰(zhàn)勝其他同學,還迫切的想找到更多的方式方法解題。這種好勝心,驅使了學生在面對數(shù)學知識、問題和困難時,更加專注、耐心,也使得“競爭合作”模式教育得以有效的開展。
(3) 總結與評價。小組討論:A. 本節(jié)課學習完畢后,你如何評價自己的表現(xiàn)? B.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與技能,哪些方法你感覺自己已經能夠熟練掌握? C.對于看似比較簡單的一些推理學習你覺得學習起來困難嗎?你認為在團隊中誰的表現(xiàn)最為突出出?與他人相比你覺得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各自表現(xiàn)在哪里?
設計意圖、總結與評價,是合作學習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通過反思與回 顧,査找到在學習中自己的不足,以及他人的長處,意識到如何以彼之長補已之 短,為接下來的合作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四、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的問題
(1)教師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和運用屬于教育改革的一種措施,所以在教學中有很多與過去不同的地方。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一定要認識到小組合作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區(qū)別,用新的理念和想法來實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負責講授知識,而學生則在下面聽講,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在合作教學探究過程中,部分教師還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忽略學生的主體性。
(2)小組分組不夠均衡,組內成員差異較大在開展小組合作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單位是小組,所以這一教學模式下的重點及核心在于小組,也就是學生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中的每個成員是班級及小組的最小“細胞”,而學習小組則相當于課堂和班級的“器官”。試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班級的學習中,小組成員自身存在問題,那么就會影響到小組學習的效率,部分學生有可能拖小組的后腿。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小組的學習就會落后于其他小組,而這樣就可能導致為了使這一小組跟上班級整體的步伐而拖慢課堂節(jié)奏,甚至會影響到教學計劃。
五、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中學生,獨立人格十分突顯,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十分強烈,亦不會與他人交流,在-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格缺陷,這對于他們的學習乃至生活都造成了負面影響,所以數(shù)學教育者,應積極倡導與推進合作學習的應用,但實際運用中,應注重技巧,把握分寸,因此,教師要努力做好小組合作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偉剛,孫文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2(02):150-152.
(2)洪越峰.探究提升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考試周刊,2016(104).
(3)鄧麗娟.淺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J].求知導刊,2016(10).
(4)樊蘭蓉.初中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教學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