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煥平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表達能力往往是學生向外界展現(xiàn)自己能力的關鍵。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十分重要,而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已成為許多教師的工作重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 ? 表達能力 ? 教學策略
一、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1.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人的表達能力與語言能力密不可分,只有當學生具備足夠強大的表達能力,他的書面能力才會更強。文學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學生若能提高自己對語言的掌控力,那么表達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使自己能夠在重大的社交場合中發(fā)揮優(yōu)勢。而當學生提高了自身的表達能力時,也能從側(cè)面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相應地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2.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
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需要學生付出較多的精力和耐心,這使得本就學業(yè)繁重的學生很難保持語文學習的熱情。而表達能力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表述,更能對學生的外在表現(xiàn)、獨特性格等產(chǎn)生較大影響。同時,學生的外在表現(xiàn)等能力又能反過來影響學生的表達能力,甚至影響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因此,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獲得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學生在未來工作時取得較高成就的前提之一。初中正是學生自信心最強的階段,而表達能力則是他們自信心的重要體現(xiàn)。當學生的表達能力足夠強時,他們必將變得更加自信,學習成績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當適當表揚學生,鼓勵他們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實現(xiàn)學生全方位發(fā)展。
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
1.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接受程度,為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的平臺,滿足學生的表達欲望。針對部分不擅長口語表達的學生,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訓練。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朗讀課文重點內(nèi)容,讓學生思考朗讀部分,并說出自己的理解,使學生掌握表達的精髓,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信心。
如在教學《沁園春·雪》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帶領學生朗讀全詩,隨后指正學生讀詩時的語氣、轉(zhuǎn)折、音調(diào)等,然后把學生分組,討論詩的內(nèi)涵,讓他們體會作者作詩時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有效提升表達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開展教學活動
隨著新時代對人才要求的提高,表達能力成為學生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教師應當在實踐教學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在教學《湖心亭看雪》時,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等閑暇時間帶領學生去公園游玩,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亭”這一中國古典建筑的特色,開發(fā)學生在建筑上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討論這一建筑,充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實踐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活躍自己的思維。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參加各類演講比賽、朗讀比賽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3.減輕學生對表達的抗拒
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害怕受到教師或家長的批評,從而逐漸喪失交流的欲望,甚至產(chǎn)生自閉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當從學生的想法入手,減輕學生對表達想法的抗拒心理,引導他們主動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授課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對授課內(nèi)容產(chǎn)生自己的看法,當學生的看法與其他學生出現(xiàn)差異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引導其他學生對此進行討論,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降低學生對表達的抗拒心理,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良好的表達能力是學生在未來獲得更好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個性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及時給予詳細的指導,使學生明顯提升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安小娟.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
生表達能力的路徑分析[J].家長,2020(23).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壺嶠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