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慧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時代的到來,閱讀能力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但仍有很多語文教師過分強調向學生講解課文知識點,過度訓練學生的解題邏輯,學生只能為了考試而學習,上課只會被動地記筆記、聽講,并沒有真正鍛煉閱讀能力。因此,如何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成為語文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課程改革 ? 初中語文 ? 閱讀教學 ? 新方向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成長中承上啟下的階段。在課程改革視角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師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跳出來,把握教學發(fā)展新方向,并通過優(yōu)化閱讀教學,使初中語文課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程改革視角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活動未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程改革的一大目標就是要弱化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語文教師還局限于單方面的講解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xiàn),這與課程改革的要求相悖。
2.教師與學生角色定位模糊不清
課程改革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感悟、理解、鑒賞和評估能力,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獨立閱讀能力。課程改革要求凸顯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閱讀作為內潛性較深的一種學習行為,是對學生智力和技能的綜合考驗,學生能將文字蘊含的情感、觀念、態(tài)度內化為自我意識。但是,這一自我意識無法借助外力形成,必須依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閱讀教學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融入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展開綜合教育,這是課程改革的一個全新要求和必行趨勢。對初中語文課程而言,核心素養(yǎng)涉及多個方面,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文積累等都屬于核心素養(yǎng)范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課文閱讀,還要滲透不同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將它們與課堂教學融合起來。
二、課程改革視角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方向
1.以生為本的閱讀教學模式
在課程改革視角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新方向就是實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具體來說,它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涵;第一,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第二,依據(jù)學生的學情構建閱讀教學體系。
首先,教師應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轉變教學方法。如在教學《錢塘湖春行》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單方面的講解模式,讓學生先朗讀古詩,然后自主閱讀理解,分析古詩含義,找出古詩中可以反映主旨的關鍵詞句,并分析它們表達的具體內涵。同時,教師可以將教師講解轉化為學生自讀,這樣就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教師還要立足學生閱讀水平的差異,構建層次化閱讀。
2.結合學生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應采用“發(fā)現(xiàn)—探究”的閱讀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教師只需扮演好引導學生分析文本內容、理解角色即可;其次,教師要采取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通過在閱讀中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究文本,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最后,教師要采用想象閱讀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象閱讀教學是指,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散思維,自主想象,以便充分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
3.借助教學評價促進教師與學生同步發(fā)展
在課程改革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并有效落實教學評價。第一,建立合理的評價指標。教師應立足閱讀,從效率、效果、實踐等方面,分別設立不同的評價指標,并且在評價指標設計上體現(xiàn)出層次差異,為學生差異化評價創(chuàng)造條件。第二,設定評價流程。教師可以小組合作為載體,先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評與互評,再設計綜合實踐任務,立足實踐,對學生展開評價。第三,做好反思總結。教師要反思自身教學的不足,總結學生的學習問題,推動閱讀教學不斷發(fā)展。
三、結語
課程改革視角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新的形勢,語文教師需要認清課程改革的內涵,把握其本質,從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入手,積極推動課程改革的深化落實,促進閱讀教學朝著新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慶剛.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
[2]許英姿.課改中初中語文閱讀高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21).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