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霞 趙建欣 田紅霞
摘? ? 要: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為軍事課程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素材與資源,為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提供了條件。針對河北經貿大學的辦學條件,提出了教師課堂講授、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視頻展示和學生分組課堂互動展示三結合的教學方式,并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問卷調查和學生成績考核檢驗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可行性、有效性。這種模式連續(xù)兩年在學校進行教學實踐改革,發(fā)現(xiàn)這種三結合教學方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了其國家安全意識,有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軍事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7-0084-02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讓軍事理論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打破學習的時空限制,隨之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教師育人功能被弱化。通過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的興趣,進而提高國家安全意識是發(fā)揮軍事理論課教師育人功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1月18日印發(fā)的文件《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大綱》中提出了軍事課程目標為,讓學生了解軍事基礎知識和基本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和憂患危機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提高學生綜合國防素質。關于教學方法,《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大綱》也給出指導,堅持課堂教學和教師面授在軍事課教學中的主渠道作用,重視信息技術和慕課、微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課程在教學中的應用和管理。
一、河北經貿大學軍事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大綱的指導下,如何改革河北經貿大學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達到新大綱軍事課教學目標的要求是一個新課題。下面分析河北經貿大學軍事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師資隊伍方面
河北經貿大學軍事理論課師資隊伍都是非軍事專業(yè)的輔導員或行政人員,缺乏軍事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訓練;師資培訓方面,每年派一名教師參加省里的培訓,帶回培訓課件和相關的視頻資料供大家作為教學參考。但視頻資料內容更新較慢,不能緊跟瞬息萬變的軍事發(fā)展步伐。
(二)教學模式方面
教學模式以傳統(tǒng)“灌輸式”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機械地獲取知識,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少,學習意愿與投入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雖然教學過程中也有視頻等多媒體資料播放,但也是單向灌輸,缺少學生信息的反饋。
(三)學業(yè)成績考核方面
學生學業(yè)成績考核分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前者占20%,后者占80%??荚嚥扇¢_卷考試的形式。平時成績所占比重較低,這種考核方式使得學生不重視平時的課程學習,只注重考試結果,不利于自身國家安全意識的提升。
了解目前其他學校的軍事教學現(xiàn)狀有利于打開思路,找出適合河北經貿大學的改革路徑。
二、軍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綜述
2008年加拿大學者提出了MOOC術語,意譯為慕課,中文解釋為“大范圍在線開放課程”。201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陸續(xù)加入該課程,慕課在大學全面開展。2013年5月2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加入慕課edX在線課程項目。2013年由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共建的軍事理論慕課課程在智慧樹平臺上設立了三個學期,累計共有30多萬大學生學習了該門課程。
孫士慶(2017)提出“慕課”以開放性的課程、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個性化學習分析、多主體的交流互動、 基于微視頻與交互練習的知識圖譜式學習路徑等基本特征沖擊和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真正實現(xiàn)“翻轉”課堂[1]。郝薇
(2018)提出建立慕課制做團隊、在線課程與面授課程并重、線上線下考核相結合的高校軍事理論教學改革[2]。代苑林(2017)探索了“O2O”軍事理論教學模式,主張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方法[3]。李科(2018)提出了“五結合”探究式軍事理論教學法,該方法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與手段,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4]。遲鑠(2018)提出了在軍事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強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5]。
三、課程設計
以上教學方法各具特色,但是由于各學校的層次、學生特點、師資隊伍、硬件、經費等條件不同,不能全盤借鑒,通過教學實踐尋找適合自己學校特點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
河北經貿大學軍事理論教學現(xiàn)狀是師資隊伍都是由非軍事專業(yè)的輔導員或行政人員來兼任,教學模式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講授為主,間或放映一些視頻課件;學生對軍事理論課缺乏學習興趣,只是被動機械地獲取知識,自主學習意愿不強,積極性不高;辦學經費緊張,配備了基本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校園網(wǎng)絡設施滿足教學需要。
基于河北經貿大學的辦學實際條件,探索軍事理論課改革路徑:軍事課程講授為36學時,一次課為3個課時,利用三結合方法授課,即每節(jié)課教師講授占三分之一,多媒體視頻占三分之一,學生課堂討論占三分之一。
第一、二節(jié)課串講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如第一章節(jié)《國防》,提問題切入要講授的內容,注重課堂互動,用實例引出國防的重要性,學生評述。講授過程中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知識點視頻的播放,使講授內容更生動、更直觀。教師通過視頻總結出想要傳授給學生的內容。第三節(jié)課全班學生分成五人學習小組,讓學生圍繞本章國防內容一起發(fā)掘小組感興趣的內容,課下搜集素材,做PPT展示給同學,通過發(fā)現(xiàn)題目、搜集材料到制作PPT、課上展示、對同學的制作講述內容述評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演講能力和膽量,增加了其自信心,增強了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這是一個綜合能力提高的過程。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講授,在學期末設計問卷調查學生學習效果。發(fā)放問卷72份,收回問卷72份。
四、教學改革實踐效果分析
采用問卷調查、學生教務系統(tǒng)中對教師的評分和學生綜合成績三種方式來綜合分析教學改革效果。
(一)問卷調查
問卷共設計了8個問題,圍繞課程講授形式、教學手段、學習興趣、學后的收獲等方面展開。“采取哪些教學手段?”中選擇“開放性問題討論”的占45%,“課本知識介紹”占23%,“觀看軍事視頻”占26%,“其他”占6%;“你是否對講授感興趣?”中有2%選“完全不感興趣”,63%選“一般性,聽聽無妨”,33%選“感興趣”,2%選“非常感興趣”;“學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中有19%選“應付考試后拋棄”,77%選“對一些感興趣的章節(jié)有印象”,4%選“大部分能留有印象”;“高校有必要開設軍事理論課程嗎?”中有38%選“非常必要,還要加強力度”,44%選“有必要,作為國防教育的一部分”,8%選“沒必要”,10%選“無所
謂”;“學習軍事理論課的收獲是?”中有58%選“獲得了軍事知識”,10%選“培養(yǎng)了組織紀律”,23%選“有了為國家沖鋒陷陣的覺悟”,9%選“沒什么收獲”;“你喜歡的授課形式是?”中有4%選“全程講授”,41%選“講授、視頻各一半”,55%選“講授、視頻、演講各三分之一”;“學習前后思想意識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中有57%選“增強國家安全意識”,40%選“增強愛國熱情”,3%選“沒什么變化”;“課堂演講環(huán)節(jié)能從中得到哪些鍛煉?”中有49%選“搜尋整理資料的過程能激發(fā)學習興趣”,48%選“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膽
量更大”,3%選“沒得到鍛煉”。
從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三結合教學方法基本達到了課程改革初期設定的目標,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程的興趣,使其真正參與到軍事理論課的學習中來,教學手段得到了學生的基本認可,提高了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學習后有97%的學生增強了國家安全意識和愛國熱情。
(二)學生綜合測評
通過構建科學的過程性考核體系,如學生平時成績占40%和期末成績占60%的方式對學生成績進行綜合評價。該過程性考核體系重視課前、課中、課后,將個人作業(yè)、小組展示、課堂問答等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內容。平時課堂發(fā)言、作業(yè)和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占總評成績的40%,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的60%。期末綜合測評成績在80~90分的占55 %,70分以下的占5 %,90分以上的占40%,期末綜合測評成績比課程改革前有明顯提高。
(三)學生對教師評分
期末學生對教師評價有明顯提高。對教師評分在90分以上的學生增加了35%。80~90分減少 了35%。
綜上可見,通過教學改革達到了教學改革設置的目標的初衷。一是講授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教師的課堂育人功能,把控方向,提高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發(fā)揮軍事理論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二是把互聯(lián)網(wǎng)最新軍事視頻和課程知識點相結合,先觀看再述評,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提高學生的聽課興趣。三是翻轉課堂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人協(xié)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為預備役和后備兵員打下堅實基礎。
引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發(fā)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根據(jù)每章節(jié)內容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創(chuàng)新安全觀教育,更好地發(fā)揮新媒體的作用。新媒體魚龍混雜,西方敵對勢力可能會以此為工具來展開意識形態(tài)入侵,因此在問題設計中要注重培育大學生愛國主義觀念,去除消極因素,使學生樹立正確三觀。一方面注重問題導向,引領章節(jié)核心思想內容。另一方面發(fā)揮教師在軍事課教學中的思想引領作用和宣講主渠道作用。把國家安全觀念貫穿在課堂講授設計中,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使河北經貿大學的軍事課教學辦出特色、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孫士慶.“慕課”背景下高校軍事理論教學改革芻議[J].理論觀察,2017(1):140-142.
[2]郝薇.基于慕課的軍事理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3):117-118.
[3]代苑林.“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軍事理論課教學改革探
索——以遵義醫(yī)學院為例[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9):
193-194.
[4]李科.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程“五結合”探究式教學法探索[J].教學研究,2018(2):67-71.
[5]遲鑠.軍事理論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0):41-42.
■ 編輯∕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