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英
我曾不止一次問學生,影響你整本書閱讀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忙,沒有時間!”很多學生脫口而出。
是的,我們的學生忙著上課,忙著寫作業(yè),忙著參加各種活動,忙著去各種培訓機構……但是,“忙”不應該成為不讀書的借口。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得語文者得天下,而語文學好的前提便是閱讀,大量的閱讀積累。
當然,整本書的閱讀與現(xiàn)行以課文為主體的教學不同,語文教師一定要做到正確的指引。
一、重視精神成長與語文素養(yǎng)的培育
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在文本與學生的生命體驗之間建立聯(lián)系。如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任何一個讀者讀到最后都會感覺到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活充滿熱愛,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有著無比堅忍的意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不同的青春有著共同的旋律——這就是理想、信念、意志和飽滿的激情所譜成的生命之歌!保爾的生命之歌濃縮在他有關人生價值、人生態(tài)度以及人生榮辱觀念的許多名言警句之中。所以,整本書閱讀能讓學生體悟生命、省察人生。
二、學會從整體到個體的轉化
整體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拓展,但不應該是孤零零的存在。日常閱讀的很多書,我們的學生往往缺乏思考,不善于去關聯(lián),最終收效甚微。語文學習本身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學習過程,只有在與其他學習內(nèi)容的關聯(lián)與整合中,整本書閱讀才能有效地參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建構。
比如《紅樓夢》,將整本書閱讀與教材中的《黛玉進賈府》聯(lián)系起來,既有助于課文的學習,也推動了整本書的閱讀。以黛玉為例,作為榮國府的至親,她身份高貴,一跨進榮國府的大門,上上下下誰不對這個“舉止言談不俗”的姑娘投來尊敬、羨慕的目光?但是她是跨進了幸福的門檻呢,還是開啟了悲劇的序幕呢?教師要提出問題,吸引學生去讀整本書。
三、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活動,直接關系到學生整本書閱讀的積極性和質(zhì)量。研討活動一定要跟上學生閱讀的步伐。我的做法:一是同讀一本書,在一個月之內(nèi)進行一次交流,拋出問題,采取辯論賽的方式交流。二是進行“我所喜愛的一本書”的交流,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活動,說出理由,說出作品的主題思想,讓學生共享更多的書目,收獲更多的讀書體會。三是進行讀書知識競賽,設置文學知識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看看近段誰讀得多,誰的收獲大。四是進行讀書筆記的評比,看看誰寫的內(nèi)容精彩、誰的心得深刻。五是每節(jié)課10分鐘的精彩交流,內(nèi)容可以是人物形象的描寫,可以是主題的挖掘,可以是精妙語言的運用,可以是寫作技巧。
(責 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