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麗
【內容摘要】面對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下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語文教學不再局限在單純的字詞句等方面,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诖耍處煴仨氁⒅卣Z文的綜合性學習,促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拓展自身的視野,豐富自身的知識面,最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等,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本論文中,筆者以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切入,針對綜合性學習具體的開發(fā)和利用展開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開發(fā)? 利用策略
目前,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制約,過分關注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忽視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將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固定在課堂上。面對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落伍,根本無法滿足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诖?,語文課程綜合學習的地位日益凸顯。與其他的學習不同,綜合性學習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例如:自然領域、科學領域、文化領域、社會領域等。同時,綜合性學習方式也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和綜合性,學生可到自然中、社會中收集相關的信息,或者進行調查等,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拓展了自身的視野、知識面,真正實現(xiàn)學生多種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內涵
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以語文學科為主,交叉運用其他多種學科的知識而展開的一種綜合教學。因為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還存在明顯的學科分離現(xiàn)象,制約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模式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學科分離下帶來的問題,促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到更多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網絡體系。
與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學習模式相比,語文綜合性學習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綜合性。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知識,以及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同時,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模式下,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高度統(tǒng)一;其次,從教學方式上來說,語文綜合性學習徹底轉變了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模式,最大限度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知識的探究學習中。如此,最大限度激發(fā)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顯著增強了語文學習的效果;最后,具有顯著的合作特性。就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模式來說,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顯著條件,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產生思維碰撞,最終促進了自身的思維能力,落實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要求①。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有效開發(fā)
基于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內涵,有效開發(fā)教學資源是保障“綜合性學習”的基礎和關鍵。具體來說,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的資源進行開發(fā):
第一、自然資源。針對語文這一學科來說,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自然性資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形態(tài),例如:日月星辰、風霜雨雪、名山大川;人工形態(tài),例如:水利農田、園林、花卉等。這些都是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資源。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以此作為素材,引領學生觀察和感悟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現(xiàn)象、探索自然的奧秘和神奇等,并對其進行轉化,使其成為語言文字。另外,學生接觸自然、觀察自然和思考自然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惑。面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查閱資料,促使學生全面地認識世界。
第二、社會資源。語文學科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如果學生的語文學習僅僅局限在教材上,就會導致學生對社會、對生活毫無了解,不僅難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會影響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形成。因此,面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要求,語文在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開發(fā)社會資源,努力從家庭、社會上搜集相關的資源,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打開自己的思維。同時,學生在社會資源搜取的過程中,還會逐漸提升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進而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人文資源。人文資源是人類社會上的不同文化現(xiàn)象的綜合。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發(fā)人文資源的時候,可指導學生對精神文化、物質文化進行了解,例如:圖書、網絡、戲劇、紀念館等,促使學生在綜合性的人文資源學習中,逐漸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等②。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利用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注重“綜合性學習”開展
在具體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效果。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想真正加強“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努力樹立與其相適應的綜合性教學理念,促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知識,拓展自身的視野,并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實踐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全面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分析,精準領悟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要求等。在此基礎上,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確保將初中語文教材內容弄懂、弄透,并明確語文學科知識內部、語文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確保綜合性學習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認識水平等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結合學生的實地需求,制定出與學生發(fā)展區(qū)相適應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最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應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身份,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自主學習,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合理運用教學資源,優(yōu)化“綜合性學習”開展效果
初中語文教師在優(yōu)化教學“綜合性學習”開展效果的時候,還應對課內和課外多種資源進行合理地運用,不斷提升“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有效性。一方面,課內資源。在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模式下,課內資源主要是指課本中的內容,是教師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關鍵。因此,語文教師只要科學合理利用課文中的教學資源,并輔以一定的課外資源,引領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例如,在“紀念白求恩”的學習中,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課文資源,引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閱讀方法,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將自己的感受精準地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融入一定的課外資料,引領學生在課內與課外資料的相互融合中,體會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共產主義精神,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美、行為美,進而促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促進自身思維品質的發(fā)展,并實現(xiàn)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另一方面,課外資源。課外資源主要是指課文意外的資料,其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報刊、電影、廣播、演講會、自然風光、社會新聞、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外資源。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傾聽、記錄,搜集一切可利用的課外資源,作為綜合性學習的題材。例如,在綜合性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作為出發(fā)點,結合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進行交流時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等幾個方面,在觀察和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增強自身的洞察力、思考力,更好地體會人物之間的關系。如此一來,不僅僅提升了綜合性學習的效果,也實現(xiàn)了語文聯(lián)系生活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真正落實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要求③。
3.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增強“綜合性學習”效果
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模式下,基于這一學習模式具有極強的整合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特點,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認知水平等,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旨在增強“綜合性學習”的實施效果。具體來說,初中語文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必須要推出其實踐性、自主性,確保在增強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能實現(xiàn)學生其他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最終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以“我的語文生活”綜合性學習教學為例,教師就以“社會上常見的錯別字”作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制定了“啄木鳥行動”,組織學生開展以下任務:第一、寫出兩種的具體的調查方法,例如:上街收集錯別字、廣告張貼處查找錯別字;第二、向相關的部門提出規(guī)范文字的建議,例如:專題講座、開展全民別字糾查活動;第三、組織學生圍繞“我的語文生活”活動,設計一段開場白,并引領學生對一些比較精彩的廣告語進行賞析,說一說其精彩之處。如此一來,通過方法的應用,進一步增強了“綜合性學習”的效果,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升了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4.鼓勵學生實踐,爭做“綜合性學習”的參與者
積極鼓勵學生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并促使學生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自主性,是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關鍵點。因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基本上都是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完成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優(yōu)化“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還應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積極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語文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最終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例如,“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學習中,可放手指導學生組織讀書會,并引領學生完成讀書之后展開交流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可放手引領學生自行設計活動的形式、活動的流程等,促使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感悟、啟發(fā),深刻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性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全面加強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發(fā)和利用,已經成為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诖耍踔姓Z文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精心開發(fā)語文綜合性教學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全面加強語文教學實踐等,不斷提升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效果,最終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等,更好地落實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注釋】
① 洪秀竹.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發(fā)與運用[J]. 讀寫算,2020(31):117-118.
② 黃向軍、唐潔、韋春芳、秦丹. 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開發(fā)與利用[A]. 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論文匯編(六)[C]. 福建省商貿協(xié)會、廈門市新課改課題小組:福建省商貿協(xié)會,2020:6.
③ 郭龍. 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開發(fā)與利用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0(63):29-30.
④ 董錦芳. 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開發(fā)及利用分析[J]. 求知導刊,2020(19):17-18.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馬跑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