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陽
摘 要:隨著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變化而引發(fā)的經濟、文化、社會亞二元結構的變化,作為構建社會基礎的細胞——家庭也隨之改變,當代青年人的就業(yè)壓力大、對撫養(yǎng)義務認知不足和對親情的淺薄、不斷上升的離婚率等原因成為了隔代教育的催化劑。因隔代教育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導致幼兒人際交往能力低下、膽小、性格懦弱、自私自利,嚴重阻礙幼兒社會化進程,同時反作用于主要的教養(yǎng)者——祖輩及次要的教養(yǎng)者——父輩,帶來消極的社會問題和家庭不穩(wěn)定因素。
關鍵詞:新型城鎮(zhèn)化;隔代教育;家園合作;有效銜接
自從20世紀末我國開始進入老齡化,老少開始共融,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新城市人”應運而生,他們的思想觀念、文化觀念、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因時代的前進和發(fā)展、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匯合的影響,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也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現象。同時,新老教育觀念、新老教育方式的不斷碰撞導致在家庭教育方面產生矛盾與沖突,2015年10月16日《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對于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1],進一步明確了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
一、廣元市隔代教育困境之背景追問
當前,我國家庭教育中包含著兩種教育形態(tài),一是親子教育,二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由祖輩擔任主要教養(yǎng)人,承擔起對孫輩撫養(yǎng)、教育之義務。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導致兒童產生對心理的負面影響和行為不當等問題,并影響兒童將來的發(fā)展。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對全國城鄉(xiāng)20083位老人的調查,照看孫輩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撫養(yǎng)孫輩的女性老人在城鄉(xiāng)更是分別高達71.95%和73. 45%。有關部門對30個省市的3080個老人家庭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有58%的家庭是老人在幫助照管孫輩[2]。
二、廣元市隔代教育困境之溯本清源
隨著2015年廣元市人民代表大會六屆第六次會議審查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進入收官之年,廣元市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在經濟增幅放緩的同時,也進入了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造成了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轉變[3],同時客觀上也迫使教育者身份逐漸發(fā)生變化。這種情況不得不讓人正視。
(一)當代青年人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無暇顧及幼兒成長
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統(tǒng)計顯示,截止2015年廣元市就業(yè)困難人員就業(yè)0.37萬人,增長8.8%。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3.9%,與上年持平[4]。造就了大批失業(yè)群體成為了隔代教育的催化劑。
(二)家庭結構劇變,單親家庭日益增多
隨著社會群體意識的轉變和思想的不斷“開放”,目前婚姻結構的變化導致離婚率不斷提高。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在家庭功能、家庭內角色結構及互動關系的轉變,而家庭形態(tài)產生了各種非典型家庭。父母因種種因素導致無法或者不愿照顧教育教養(yǎng)子女,只能由祖父母承擔隔代教育的責任[5]。
(三)隔代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手段落后
造成隔代教育先天性缺陷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觀念與手段的落后,祖輩與父輩的教育無論從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認知觀都有很大差異,也很難與時俱進。對現當代科學學前教育育兒理念極少了解,大都仍采用老一套教育幼兒,影響幼兒形成創(chuàng)新性思維。
三、廣元市隔代教育的重塑之道
當前,經濟的放緩造成的陣痛期已不可避免,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化、傳統(tǒng)的思想與外來文化的沖擊也影響著傳統(tǒng)的教養(yǎng)方式與家庭結構,因而需要社會、幼兒園、家庭共同努力。將親子教育與隔代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落實和完善家園合作、家園共育機制,樹立正確的教養(yǎng)意識,突破重重阻礙,才能引導廣元市隔代教育走向正軌。
(一)落實完善家園合作、家園共育制度,促進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中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6]。針對隔代教育,定期開展隨訪、家訪調查了解隔代教育具體情況,園所定期開展家長會,完善家長會制度,由過去的“老師開會,家長瞪眼”的方式轉化為“家長提問,老師解答,共同合作”的良好局面。
(二)社會媒體應做到正確的輿論導向、攜手民政部門避免家庭破裂
針對目前大部分媒體對為博取眼球,態(tài)度“曖昧”地宣揚離婚、出軌等造成家庭破裂的客觀因素外,除文化行政部門需要發(fā)揮宏觀調控的職能以外,最主要的是需要媒體弘揚正能量,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有關隔代教育的相關知識和育兒經驗,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廣元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自2014年以來,共有1100余對要求協(xié)議離婚,經過調解有292對夫妻放棄離婚,重歸于好[7]。
(三)隔代教育與親子教育實現有效銜接、保持教育一致性
家庭教育的組成部分由親子教育和隔代教育共同構成,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首先在教育理念和教養(yǎng)方式上,年輕家長可以多與祖輩家長溝通,共同學習先進教育知識,萌發(fā)共同的想法,從而產生教育共鳴,但凡遇到教育問題,祖輩家長切忌不可倚老賣老,“唯經驗論”。年輕家長也不可年輕氣盛,激化矛盾。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Z].教基一[2015]10號,2015.
[2] 廣元市統(tǒng)計局,廣元市人民政府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廣元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Z].2011.
[3] 姚士謀,張平宇,余成.中國新型城鎮(zhèn)化理論與實踐問題[J].地理科學,2014,6(6):641-647.
[4] 四川省人民政府.2015年廣元經濟運行情況綜述[Z].2016.
[5],[10]李賜平.當前隔代教育問題探析[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5(4):137-139.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2001.
[7] 廣元市民政局.利州區(qū)婚姻登記處離婚調解工作成效顯著[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