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延磊
摘 要:素質教育中,我們應當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的全方位發(fā)展。初中階段,體育課堂田徑教學內容十分重要,使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而且還能培養(yǎng)其吃苦耐勞的品質,緩解學習壓力,所以田徑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十分重要。本文對田徑教學內容做出介紹,并分析田徑教學的重要性,結合初中體育教學需求,對田徑課堂當中的教學策略運用進行說明。
關鍵詞:初中體育;田徑;課堂;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體育內容逐漸增加,不但包括長短跑項目,而且還包括跳高、跳遠和投擲等多種項目。田徑課堂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提升身體素質,實現(xiàn)其健康成長。但是,在田徑課教學過程還存在一些問題,難以發(fā)揮課程應用的價值。對此,需要教育者對田徑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探索。
一、田徑教學內容
田徑運動能夠鍛煉人行走、跑步、跳遠和投擲等能力,初中體育開設田徑課程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身體,課堂教學需要充分發(fā)揮田徑課的功能優(yōu)勢,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田徑課程包括跑步、跳躍、投擲等內容,以競走、跑步等項目為主,大多數(shù)項目都是以時間計算成績的,所以從田徑課內容角度分析,其訓練范圍相對較廣,便于教師構建完善的訓練體系,引導學生科學訓練[1]。
二、田徑教學的重要性
(一)增強體質
由于當前初中生生活在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之下,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文化知識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孩子的體育鍛煉。部分學生迷戀網(wǎng)絡,甚至花費大量時間玩游戲,不但影響視力,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我們需要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意識,使學生在課堂當中,能夠積極參與運動項目,改正不良習慣。通過設計行走或者賽跑等訓練項目,使中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加速骨骼發(fā)育,增強體質。
(二)鍛煉意志
當前,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中學生接觸信息的途徑更多,長期接觸網(wǎng)絡可能會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導致中學生沉溺其中,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甚至出現(xiàn)惰性心理,影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田徑課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各類訓練項目,磨煉學生意志,使其在訓練過程中,形成體育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從而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形成進取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這對中學生身心成長十分有利。
三、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現(xiàn)狀
(一)對課程重視度不足
部分學校過于注重升學率,側重語、數(shù)、外等課程教學,常常出現(xiàn)體育課堂被占用現(xiàn)象。由于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度不足,因此,師資配備也不充足,缺乏專業(yè)的體育人才,勢必會影響田徑課教學質量。同時,教師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導致學生對田徑課興趣不足。部分學校體育器材配備不足,資金投入較小,無論是教學場地還是體育器材都相對缺乏,這對田徑教學質量勢必造成影響。
(二)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
在中學體育課堂中,田徑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考試。教師會以測試形式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部分學生體育水平不高,所以使用統(tǒng)一考核的方式可能難以使他們取得好成績,這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會造成影響,長期下去,學生就喪失了學習體育的信心。田徑測試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課堂教學成效,但是如果以此為最終教學目標,就會導致學生訓練過程存在較強的目的性,不能適當?shù)匕盐沼柧殢姸龋踔量赡艹霈F(xiàn)肌肉拉傷這樣的安全問題??梢?,教學目標設定和教學本質相偏離,沒有關注學生內心訴求,會導致教學過程脫離實際[2]。
(三)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從田徑課內容本身來講,由于項目豐富,體育課堂也應該是趣味十足的。但是,從現(xiàn)有體育課堂教學情況來看,部分老師教學方法相對單一,采用機械化的教學流程,只讓學生對重點動作反復練習,教學過程較為枯燥,導致學生對田徑課學習意愿不強,影響了教學實效。
四、初中體育田徑課教學策略
(一)明確目標,優(yōu)化理論和示范教學
新課程理念要求體育教學以生為本,圍繞學生需求,考慮其體育水平,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確認,把握田徑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需善于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講解知識理論,示范主要動作,立足于傳統(tǒng)體育課堂模式,運用先進理念,重視學生興趣培養(yǎng),從而為其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趣味田徑,豐富教學方法
所謂趣味田徑,就是在傳統(tǒng)體育練習中添加趣味性元素,使教學過程更有吸引力。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利用教學場地。如果田徑訓練場地寬闊,可在接力跑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設計障礙,使用桌子、椅子或者球類作為障礙物,不但能夠增加跑步難度,而且還能增添體育訓練的趣味性;若訓練場地較為狹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蛙跳”訓練內容,讓學生合作完成,提高其運動能力。第二,充分利用體育器材,比如,在跑步比賽過程中,可組織學生進行往返跑練習,在跑道重點位置放置體育器材,不但能滿足學生活動需求,還能充分利用校內體育設施。第三,融入競技體育知識,提高訓練專業(yè)度。田徑課教學不但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還需將競技體育內容融入其中。在學生訓練前,教師可組織其進行慢跑熱身,并講解體育比賽規(guī)則,使其明確注意事項,使田徑訓練更具專業(yè)化特點,提高學生體育素養(yǎng)。第四,指導示范,加強動作要領講解。趣味田徑可豐富學生精神層面的享受,通過比賽或者游戲的形式,可以使體育課堂趣味性十足。
(三)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團結意識
田徑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教學前,教師可按照學生體育水平為其合理分組,以生為本,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設計合作任務,使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學習目標,可以展現(xiàn)小組合作的應用優(yōu)勢。
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應該為課堂主體,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從激發(fā)學生對田徑訓練熱情入手,將合作學習方法和田徑課堂巧妙融合,為學生制訂訓練計劃。在此期間,教師應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保證教學計劃和進度制訂的合理性,使田徑課堂效率更高。集體訓練項目中小組成員不但需要相互合作,幫助其他組員共同完成訓練任務,而且還應監(jiān)督每個成員的學習過程。最后各組展示訓練成果,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應保證評價主體和內容的多元化。比如,如果學生參與的是跑步訓練項目,可從跑步速度和忍耐力等方面對其進行評價;若學生參與的是扔鉛球項目,可從其投擲距離的角度對其展開評價。小組評價階段應該使用豐富的評價方法,通過相互評價、自主評價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學習他人長處,明確自身不足,取長補短充分運用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營造體育學習氛圍[3]。
總之,初中體育田徑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工作,運用基礎講解和動作示范多種方式向學生講解田徑理論和動作要領;還可以引入趣味游戲,增添課堂學習趣味性;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使其形成團隊意識;依托田徑課堂,塑造學生品質,培養(yǎng)其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杭雪華.探討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的運用及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7):26.
[2]龍小林.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的運用及教學策略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8(07):69-70.
[3]莫鉆林.“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田徑課堂中的有效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