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蔚
摘 要: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作用下,以電子白板為典型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變得越來越普遍,所取得的效果也得到越來越多教師和家長的認可。主要研究電子白板開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旨在一方面促進電子白板在課堂中更有效地應用,另一方面為一線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電子白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以信息技術融入為主的現代化教學模式,給小學數學教學呈現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的課,也讓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濃?;诖?,本文以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例,探究開拓小學數學課堂實際教學的有效路徑,希望能給一線教師提供更多思路,為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一些幫助。
一、巧用“播放”創(chuàng)情境
情境創(chuàng)設這種方法常在數學教學中應用,這主要是源于學生的抽象思維弱而對動畫視頻等有著極大興趣[1]。電子白板中的“播放”功能,可以幫助教師根據教學所需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多元感官的作用下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負數”時,教師可以引入“天氣預報”的情境進行“播放”,讓學生從課堂瞬間回到實際生活中,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經驗認識“零下”的概念,從而順利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這樣一來,學生對原本陌生的內容產生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幫助他們克服了畏難心理。
再如,在講“比較大小”時,教師為了讓知識點變得不那么枯燥,而且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兔子找媽媽》Flash動畫在電子白板上播放。這樣一來,當小學生看到可愛的兔子就精神振奮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興奮而活躍的環(huán)境中開展的學習一定會有高效率。
二、妙用“演示”化難點
小學數學中有許多知識點是重難點,學生一般難以理解得更加透徹[2]。而過去的教學方法,既抽象,學生又難以理解,無法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如果利用電子白板將這些地方呈現出來,那么在直觀“演示”作用下,學生通過認真而仔細的觀察發(fā)現與自己最初認知存在矛盾的地方,在產生疑問后隨著演示的逐步進行而得到釋疑。
例如,教師在講“角的度量”時,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有角的一邊沒有和“0”刻度線重合、角的頂點沒有和“0”刻度重合、讀數時沒有區(qū)分內外刻度等。其中,讀數沒有區(qū)分內外刻度是小學生最常見的錯誤。這時候,教師可以將整個演示過程用電子白板呈現出來,特別是從始邊運動到終邊的過程,讓學生認真觀看電子白板中的運動過程,甚至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上臺操作一遍。
三、巧用“交互”促自主
在小學數學課堂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交流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變得更多,學生有不懂之處或不完全理解之處就能得到教師的更多指點,從而逐步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站在教師立場上來看,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可以了解學習的更多反饋信息,從而調整教學方法,為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提供進一步的保障[3]。可以說,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極大地滿足了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構的需要[4]。
例如,在上練習課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計時功能,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計算練習,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效率。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當小組的答案正確時,在白板上展示練習。當一個組出現了錯誤答案時,放大鏡功能就可以用于允許其他組在縮放過程中進行更改。這種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錯誤點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意識地補充和完善這一知識點,彌補知識體系中知識的不足[5]。
總之,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使用,可以在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基礎上,打造出更加多元化、更加全面、更加輕松的數學課堂,通過不同的功能營造生活化情境,分解重點、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師生互動中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更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讓學生在生動、直觀、互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優(yōu)化數學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周芬.借力電子白板,開拓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路徑[J]. 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503(4):33-34.
[2]林紫雅.借力交互式白板 創(chuàng)造互動趣味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7):77.
[3]孫海云.借力電子白板,打開小學數學教學新視窗[J]. 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511(8):75-76.
[4]丁菊玲.信息技術開拓小學數學教學新路徑[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503(4):71-72.
[5]曹學蘭.厘清務本共生內涵 探尋有效教學路徑: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華人時刊(校長),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