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彪
摘 要:這些年,隨著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教育體制、教育教學方式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部分農(nóng)村,教育質量的提升遇到了阻礙,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缺失學習動力。就這些學生小學語文學習動力缺失的現(xiàn)象進行討論,分析其原因,探討可行的策略,期望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改進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語文學習動力;缺失;對策
語文,語言文學的簡稱,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點學科。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都是需要通過語文學習才能夠得到發(fā)展的。研究小學生的成績可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偏科的學生都是語文成績高,其他學科的成績低,而一般語文成績差的學生則會出現(xiàn)所有學科都學不好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語文學科中訓練的能力可以遷移到其他學科中,對其他學科造成影響。語文閱讀能力的強弱能夠決定學生能否理解數(shù)學應用題的題意。所以,學生一旦學不好語文,那多半也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影響。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學生缺乏語文學習動力、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一、動力缺乏的成因分析
目前,在農(nóng)村小學存在學生小學語文學習動力缺失的現(xiàn)象。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主要表現(xiàn)為:逃避學習,缺乏自尊自信,學業(yè)成績與智力水平不相稱等。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其一是家庭因素,學生的父母普遍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家長知識水平有限,不能對學生有效輔導,且對短期內看不見具體收益的事情抱有不信任的態(tài)度。其二是社會因素,農(nóng)村地區(qū)多遠離經(jīng)濟發(fā)達的城市,生活水平相對落后,導致一些社會觀念更新?lián)Q代慢,至今還存在“讀書無用論”的觀念。其三是學校因素,缺乏完善的教學設施,缺乏優(yōu)秀的師資和先進的教學理念。
二、解決動力缺乏的對策
1.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愛因斯坦曾說過:“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由他本身的思想認知去支配的。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之所以對語文學習缺乏動力,多是因為他們從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對未來缺乏想象,對人生缺乏追求。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領路人的作用,解放學生的目光與思維,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目標,培養(yǎng)他們?yōu)橥瓿赡繕税僬鄄粨系念B強精神。教師可通過在課堂上向學生科普名人事跡的方式,幫助學生確立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
2.正確評價,及時反饋
小學階段,在學生眼中,教師擁有很高的權威,他們通常非常在意教師的評價,愿意得到教師的鼓勵以及肯定。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適當?shù)脑u價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在課堂上,教師正確的評價、及時的反饋、適當?shù)目隙ê凸膭?,是激發(fā)學生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的教學良策。
例如,筆者曾經(jīng)聽過一節(jié)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大小多少》(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師先在幻燈片中出示了一個牧場的場景圖片,然后提問:“圖片中什么是最小的?”他預設的答案是“兔子”,然而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的是:“是細菌,它們躲在空氣里,我們看不見。”這時教師只是簡單評價道:“不是。”然后讓學生坐下。之后該學生在后半節(jié)課明顯沉默了許多。由此可見,教師的評價在學生心中的分量很重,因此,教師應仔細斟酌自己的評價,以肯定和鼓勵為主,應當這樣評價:“你的思維非常靈活,連看不見的生物都想到了,很好,那么你能再說一說看得見的動物里,什么是最小的?”
3.形成競爭機制
一競爭便會有比較,一比較便會產(chǎn)生壓力。一直以來,減壓是學校提倡的,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不應“談壓力而色變”,適當?shù)膲毫梢赞D化為鞭笞學生進步的動力。英國的經(jīng)濟學家貝弗里奇曾說過:“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于逆境的狀況下做出?!彼裕瑸榱思顚W生學習,教師可以在班級里設計適當?shù)母偁帣C制。
例如,設計一個背誦機制,將一個學期內需要背誦的內容列表,貼到班級的宣傳欄上,讓學生比賽誰先背完需要背誦的內容。也可以在這個機制中設計詳細的獎勵,如每背完一課便可以獲得一個貼紙,累計收集到多少可以兌換一個文具,注意不設置懲罰機制。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需要從轉變學生的思想開始,通過在課堂中介紹名人的事跡感染學生,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yǎng)他們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此外,還要對學生的行為作出及時、正確的評價,在班里設計相應的競爭機制,逐步提升其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蔡東晞.小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2):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