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艷
摘 要: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考查學生的識字能力,還考查他們的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天賦是一方面,但教師的課堂教學更為重要。結合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的路徑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生成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已經(jīng)無法再滿足現(xiàn)在小學生的需求,因此,我們教師要通過改革創(chuàng)新去探究生成性的閱讀課堂。
一、建立學習框架,提倡主動探究
部編本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老師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边@句話突出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尤其突出閱讀教學為重中之重。教師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構建一個細節(jié)化的框架,也可以將閱讀課程分為兩種類型進行講解,第一是對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第二是對閱讀能力的檢測。
如我們在學習《女媧補天》這一課時,可以先去了解學生各自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一個更適合他們的教案,在課堂學習之前,讓他們進行自我閱讀,其次要讓他們在整體文章閱讀之后回答一些相應的問題,如整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內(nèi)容?我們在文章中體會到了女媧的什么品質(zhì)?讓他們體會閱讀當中最為中心的思想,并且加入自己的感悟,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自我語言表達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勵情感表達
每一個人都是生活中的獨立個體,無論任何事都離不開生活,學習也不例外,語文學習更是如此。每一篇課文當中豐富的情感都源于生活,因此我們需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自我態(tài)度,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如在學習課文《鳥的天堂》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在生活當中去感受課文當中描寫的鳥,讓學生將自己所見到的奇觀與作者巴金的描寫進行對比,這樣就會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更好的閱讀理解效果。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去分析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大概理解程度,再根據(jù)這些情況進行具體的教學分析。對于閱讀把握較好的同學,我們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這篇文章,讓他們進行自主探究創(chuàng)作。如讓他們嘗試編寫一個相應的小故事。而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同學,我們可以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引導他們?nèi)ンw會文章當中的一些好詞好句,并且進行模仿,在模仿的過程當中,讓他們進行自我研究以及創(chuàng)作,從而對文章的主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提供模擬實踐,加強語言應用
沒有人能事先知道自己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會產(chǎn)生什么感覺,同樣的一篇文章,在不同場合、不同心情下所生成的閱讀狀態(tài)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性閱讀,讓他們在現(xiàn)實情境中去培養(yǎng)自如的語言運用能力、情感體驗能力。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一言一行,洞察學生的心理,及時讓學生通過演講、寫作等方式表達出來。
如學習《開國大典》這篇課文的時候,很多學生沒有去過天安門,也根本無法體會那一刻的感受。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找一位去過天安門的學生講一講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廣場遠眺的心情;然后,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播放開國大典影像視頻,讓學生感受現(xiàn)場的氛圍和慶典的壯觀,以及祖國的偉大和革命成功后人民的喜悅之情;
最后,讓學生模擬場景,如果你是參加慶典中的一員,當時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色去說說自己的感受,再讓他們將那時那刻的感受整理成文字記錄下來。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當中,教師要構建一個生成化的閱讀新課堂,將課堂變得有趣并且系統(tǒng)化,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漆茂喜.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學周刊,2021(7):56-57.
[2]汪臘梅.小學語文生成性閱讀教學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1(2):72-73.
[3]陳月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J].當代教研論叢,202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