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棟
運用初中語文導學案的編寫,以課文為單位,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展提高”為基本框架。自主學習部分包括學習目標的明確、重難點的標注和課文內(nèi)容的相關鏈接,合作探究為小組討論部分,主要包括討論問題的設計、學生思考和學生展示;拓展提高部分主要是語文教師的引導和講解,講解的內(nèi)容針對學生合作探究部分沒有解決的問題,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一、以自主學習為原則,設計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的預習內(nèi)容
(一)結合學生實際,設計緊扣課標內(nèi)容的三維學習目標,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有的放矢
確定三維目標是編制初中語文導學案的起點,在確定一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過程中,首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確定的目標必須是學生通過努力學習能達到的。比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一文中,其中一個學習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白描的描寫手法。其次,確定目標用語要準確、具體。再次,學習目標應在考慮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確定為階梯形,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把握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課文中描寫手法、抒情方式等的理解。比如,《觀滄?!返娜S學習目標可確定為:(1)知識與能力:了解曹操生平、寫作背景,積累詩詞中常用的字詞,如“潺潺”“竦峙”,熟練背誦詩歌,準確默寫詩歌。(2)過程與方法:品味詩句,能感悟詩歌的意境,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拓寬學生的古詩文閱讀領域,培養(yǎng)學生同曹操一樣遠大的抱負。
(二)考慮多重因素,確定緊扣學習目標的重難點內(nèi)容,掌握突破重難點的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特點,在確定重難點內(nèi)容時,注重語文學科發(fā)展和學習的知識命脈及體系,在判斷教材和考點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重難點內(nèi)容做出判斷,確定好此部分的重難點內(nèi)容,并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重難點知識化難為易。比如,利用微課為學生補充適當?shù)牟牧蠑U展知識,針對難度系數(shù)較大的題目,可采用分層設問來進行。如以《觀滄?!窞槔蓪⒅仉y點知識確定為:
重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理解情景交融在本首詩歌中的運用。
難點:理解詩歌中作者曹操的遠大抱負和感情。
(三)緊扣重難點,有助于新課內(nèi)容基礎知識的練習,奠定學習新課內(nèi)容的堅實基礎
為了掃清初中語文新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障礙,教師應根據(jù)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知識,將課文中需要掌握的重點句子、字詞等,以多種題型的形式設計在導學提綱的自主學習部分,要求學生通過自主獨立思考完成這些題目,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為理解作者生平、詞句停頓、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感情,奠定堅實的課前準備基礎。
二、以合作探究為原則,設置學生感知探究、提綱挈領的合作學習問題
導學提綱中合作探究學習部分是課堂實施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在此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設計問題,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感知,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問題的設計應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是能活躍學生思維的,是有助于學生把握課文主旨內(nèi)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比如《天凈沙·秋思》一文中的合作探究問題可設置為:詩歌中哪些景物是實寫?哪些景物是虛寫?通過寫這些景物作者想表達什么思想感情?你覺得這首詩歌寫得美嗎?為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過程中暢所欲言,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喚醒學生的思維。
合作探究的問題設置后,初中語文教師還應注意這些問題是否能落于實處,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也可以個體獨立思考,繼而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教師可以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確定不同形式的合作學習方式。
三、以拓展提升為原則,通過課外閱讀、綜合練習等查漏補缺、鞏固新知
外延的語文知識有很廣闊的空間,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拓展活動來發(fā)現(xiàn)這些外延。比如,課外閱讀,閱讀一些經(jīng)典名著、文學作品、科普作品等,去滋養(yǎng)自己的語文學習,不斷拓展語文外延知識,教師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題目,開展一些綜合性的學習方式,讓語文學習的空間、時間不受局限,實現(xiàn)學生主動、自由學習。比如,在學習《觀滄?!返倪^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綜合學習與“?!毕嚓P的古詩,也可以設計一些與作者或詩歌相關的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
優(yōu)質(zhì)的導學案是實現(xiàn)學生學和教師教的橋梁,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應緊扣教材內(nèi)容,以學生為基礎,確保導學案具有針對性,從而實現(xiàn)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科學、合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