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是貫穿學生整個義務教育學習階段的一門必修課。而小學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也為日后學生奠定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語文素質(zhì)的必備條件。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由于面臨著升學問題,所以在這一階段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做好接下來小學與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銜接,更好的讓學生打牢語文知識基礎,所以這一階段的語文學習對小學生十分重要。在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地與時俱進,結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情況,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接受程度均得到提高。在本文中,作者將結合實際工作經(jīng)驗,旨在通過探討我國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方式,進而進一步的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6-0113-02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Class in Grade 6 of Primary School
LIU Jing? (Xingfu Road Primary School,Qiaocheng District,Bozhou City,Anhui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sixt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teacher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combine the students' actual knowledge,improv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better,give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classroom subjectivity,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students' acceptance.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will combine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aiming at furthe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classroom by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wa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sixt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in our country.
【Keywords】Sixth grade primary school;Chinese classroom;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Inquiry
從學習內(nèi)容上來講,語文學科不僅僅是單純的對寫作和語言能力的學習,同時也包含著對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知識的積累,也是語言表達和情感輸出的重要內(nèi)容。就內(nèi)容上來說,我國的語文內(nèi)容分為現(xiàn)代文知識和古文知識。我國的語言文字具有悠久的歷史,漢語教育內(nèi)容也在近些年得到了不斷的重視和提高,進一步夯實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也是當今語文教學中的基礎內(nèi)容。在我國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學大綱并沒有具體的要求學生通過何種方法來鍛煉這一能力,而隨著近些年,人們對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視和語文新課標內(nèi)容的不斷深入理解,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師也在教學方法上較以往發(fā)出開展進行了較大的變化,摒棄了以往課堂上教師“一言堂”的機械式教學方法。相對于以往的語文教學模式,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更注重課上的互動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和主動學習意識。此外,與小學其他學年的教學不同,六年級作為小學生邁入初中的關鍵轉折時期,語文又作為三大主科之首,所以小學生如何能夠在這一階段提高考試成績以及語文的綜合素質(zhì),對于其后續(xù)的語文學習都十分重要。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效率性,讓學生進一步提升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爭取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1.當前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當前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一般教師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過課堂上面對面形式進行授課。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在課上教學內(nèi)容往往是以書本知識為主,課外知識為輔的模式開展教學。不過,這種學習方式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的弊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接觸到更豐富的學習內(nèi)容,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想象力和知識積累得不到質(zhì)的變化,課堂上教師一些講解內(nèi)容與初中課堂內(nèi)容脫節(jié),讓學生覺得課堂內(nèi)容較為簡單。但是,一旦學生步入初中學業(yè)負擔較重時,就會覺得壓力突然增大,這對于學生后續(xù)語文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是存在一定影響的。
(2)家長對課堂教學問題過度關注
此外,由于當前我國家長對于學生教育方面的過度重視,在小學升初中這一關鍵節(jié)點,很多家長對于學生的升學問題顧慮重重,而這種顧慮一方面是來源于學孩子的學習現(xiàn)狀,另一方面是為學生的擇校選擇而產(chǎn)生的焦慮,這種焦慮會在家庭生活中轉嫁到孩子的身上,讓孩子的學習壓力增大。在巨大的壓力下,學生容易出現(xiàn)叛逆心理和厭學情緒,影響了孩子對于語文學科的后續(xù)學習積極性。
(3)學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壓力較大
這一階段的學生由于正處在青春期,同時學業(yè)壓力突然的增加,會對自身的學習方面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家長或教師不能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就容易使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在這一階段,由于不同學生之間對于擇校升學的比較,家長群體之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產(chǎn)生的誤區(qū),都是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點。
2.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學習的具體措施
(1)開展情境教學模式
在小學六年級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不斷的觀察和探索,對整個小學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整理和自我觀察。就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這一年齡段的學生仍然是形象思維較強、邏輯思維較弱,所以教師應該結合這一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將語文抽象知識內(nèi)容進行具體化和形象化。比如,在一些課文難點和一些知識難點的講述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同時再結合文本的內(nèi)容,將一些重點的閱讀知識或文字知識能夠更生動的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一來,就能將這些知識在學生腦海中進行深刻的記憶,達到既定的學習任務,為學生后續(xù)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外,教師可以通過營造問題情景的模式,通過提問式的教學法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通過這一方式來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內(nèi)容。在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知識點掌握的問題,同時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強化分析和解決分析內(nèi)容,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也要鼓勵學生多多提問、多思考、多交流。教師也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聲和學情掌握情況,在課上講授之后,在課后要為學生留一些思考的問題,更好的刺激學生的求知欲,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進而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
(2)開展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知識點內(nèi)容較少,所以在課上授課過程中,如果教師對于不同的課文都沿用之前的教學模式,學生就會逐漸對于課堂失去興趣,使課堂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由于不同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興趣點都存在差異,而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也存在學情的不同。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學習興趣點,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如:通過調(diào)整思路、調(diào)整教學順序等方式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語文課堂內(nèi)容,要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充分建立在教學知識基礎上和教學經(jīng)驗的模式上,不能盲目地做出創(chuàng)新和改變。要遵循以往的教學規(guī)律開展直觀反映,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結合班級內(nèi)課程內(nèi)容的理解情況和吸收情況,采取多種形式來豐富教學維度,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來對課堂內(nèi)容開展輔助教育,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開創(chuàng)一種自由、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進而更容易的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在小學六年級課文的講述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動畫、聲音、圖片、PPT課件等多種模式來有順序有規(guī)律的引入課堂內(nèi),進而更好的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好奇心,打破以往枯燥、沉悶的課堂教學方式。這樣一來,可以為課堂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的不同角色,讓學生在講臺下進行表演,將課堂內(nèi)課文中所表述出的知識點紛紛呈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們的印象。同時,對這篇文章深刻的內(nèi)涵,將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記憶和理解,讓學生們豐富課堂的前提下,也能更深刻地了解課堂課文中的深刻含義。
(3)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
總的來說,小學的教學模式是學習和教學的互動過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互動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學習的認識。同時,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后續(xù)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養(yǎng)成以及個性化的發(fā)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新課標對于小學語文課堂內(nèi)容的要求明確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對于課堂內(nèi)的交流提問互動等內(nèi)容的分享,通過反饋和交流的形式,促進學生對于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和理解,通過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恐懼心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突破自身思維和理解的局限性,讓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發(fā)展”。對于這一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中加強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在小學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對于日后初中語文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教師在講授課文《狼牙山五壯士》時,可以模擬課文中的場景,在班級內(nèi)通過模擬還原的形式,對于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讓同學們親身體會當時革命先烈的困難。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分小組的形式,讓不同小組學生跟進課文內(nèi)容進行演繹,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為學生的下一步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4)加強語文實際運用能力的鍛煉
就語文課文內(nèi)容的實質(zhì)來說,它除了是一門學生必修的文化課之外,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語言藝術性。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基礎知識的講授,也要引導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將學生的情感帶入到課文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生活的共鳴和對課文深刻內(nèi)容的理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其語文綜合素質(zhì)。例如,在學習課文《只有一個地球》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其中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引導,引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了解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同時幫助學生在自己情感上的共鳴,樹立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其在日后實際學習、生活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環(huán)保意識。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學六年級階段的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初中階段內(nèi)容的銜接,強化學生多元化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結合朗讀教學對于語文語感和語法的培養(yǎng),在實際的課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感悟課文中的語言魅力,將寫作閱讀和對話等實際語言方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加深學生的語文掌握熟練程度。在實際的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讀課文,同時領悟到課文的。在課程講解完成之后,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中的題目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寫作訓練,通過這種多維度的教學方式和綜合訓練,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學生語文的理解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對于學生后續(xù)語文綜合運用水平的提高將會有更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小學六年級作為初中生活和學習之前的關鍵轉折階段,而語文又作為初中甚至高中階段的三大主科之一,這一學科知識基礎的熟練掌握,對于后續(xù)的升學考試以及個人語文素質(zhì)的提升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效、科學的教學方式,不僅在小學六年級階段能夠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同時也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正確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鍛煉自己的語文思維,起到一舉多得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馬昆,李超坤.淺析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J].《速讀(中旬)》,2020(2).
[2]曾運超,趙劉杰.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探析[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20(3).
[3]吳祥金,田雨.淺析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J].中外交流選刊,2019(12).
[4]馬小紅.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研究[J].語文課內(nèi)外,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