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英
摘? 要:《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頒布實施,象征著我國的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已然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不同學段不同學科教育工作者也深入對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研究。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目標就是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工作者都應當基于核心素養(yǎng)這一主題,深入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措施、教學內容和手段。對于學生求知欲和興趣來說,提問是一個有效的激發(fā)方法,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對問題進行自主的解決和思考,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也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有效提問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6-0009-02
Effective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based on core literacy
WANG Lingying? (Nanjie Primary School,Daxiangshan Town,Gangu County,China)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re literacy of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ment" symbolizes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and educator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sciplines have also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on core literacy. The key goal of core literacy training i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ducato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heme of core literacy,in-depth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easures,teaching content and means. For students'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interest,questio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imulate students to better solve problems and think independently.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Effective questioning
新課改提出了要進一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效對素質進行落實和實踐。當前小學教育工作者給予了如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足夠的重視,而課堂的有效提問在此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忽視。所謂的有效提問,指的就是通過合理的提問,將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情形之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的解答和探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教育工作者應當意識到自身應當發(fā)揮好輔助和引導者的角色,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更好的對此進行解決,促進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1.基于課堂教學內容,對問題精心設置
教育工作者在設計問題過程中,應當對數學課堂學分內容有全面的考量,在對學生進行提問過程中,注重提問的時機和次數,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構建起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另外要關注問題提問的趣味性,要能夠通過問題進一步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時刻緊跟教師的授課思維和節(jié)奏,在對問題進行解答時,保障速度和正確率,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比如說教育工作者在講授《一位數乘以兩位數計算》這一課程內容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提問,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對知識要點進行掌握,促進其計算能力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在課堂導入部分可以向學生們講述他們所感興趣的故事:“同學們,有三頭大象住在森林中,他們彼此之間是非常好的朋友。一天,森林中的其他小動物要建房子,這就需要大象的幫忙,他們用長長的鼻子對木材進行運送,一共運送了三次,大象們一次可以同時運五根木材,那么老師問一下,小動物建造房子總共用了多少木材?”。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這樣的提問,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拓展性得到激發(fā),進而在腦海中構建起思維等量關系,作出有效的解答。
2.突出問題設置,對數學提問內容進行優(yōu)化
教育工作者應當意識到學生有著個體差異性,因此,在對數學問題進行設置過程中,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保障提升問題難度適中,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思考。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學生的數學基礎有全面的認識,分層題目能夠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對數學問題接觸和回答,使其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充分提出來,促進提問實效性的提升。教育工作者應該意識到有效提問應該保證問題帶有思維性和啟發(fā)性,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鉆研和思考,通過興趣的引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教育工作者在提問過程中應當有效融合新舊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說教育工作者在講授《梯形面積》這一課程內容時,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過學生們已經掌握的正方形、長方形面積計算知識,進行相應的問題提問,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梯形面積。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探究以及動手實踐問題進行設計,基于分層提問的原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知知識能力,比如說在課堂上就可以這樣提問:“首先,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之前學過的長方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進行推導的;另外,假如說切割長方形為兩個一樣的梯形,你們會有怎樣的發(fā)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梯形有哪些應用;能夠將梯形的哪些特征體現出來”。通過這樣的提問,能夠使學生們緊跟教師的思維進行思考,有效發(fā)展學生的對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3.把握教學時機,引導學生思考
教育工作者應當意識到小學數學的有效提問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來說是非常重要,但是也應當基于教學實際展開,特別是提問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應當有效對學生的思維和興趣進行激發(fā),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教育工作者在向學生提問過程中應當分為幾個階段:首先在學生出現思維困惑時進行提問,在數學教學中,有一些比較抽象復雜的數學題,學生在解答時會比較困惑,難以找到突破口,這時教師的提問就能夠起到一個指引方向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問題的突破點;其次,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進行提問,小學教育階段的孩子因其年齡影響,在課堂上經常性的會注意力不集中,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拉回學生的注意力;再次當學生出現淺顯的學習行為時進行提問。教師通過有效的提問,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習和應用基礎知識是關鍵,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能夠使得學生的解題過程更加規(guī)范,進而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比如說在對命題進行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小學三年級一共有2個班,共有學生101名,假如說從1班調入4名學生給2班,這時兩個班的人數一樣,那么老師問一下,兩個班各有學生多少人?”然后教師就可以對這樣的問題進行設計,促進學生思考“小明手里有10塊錢,老師手里有6塊錢,小明給我多少錢.我們的錢數才一樣”。以這樣的問題作為思維的引導,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延伸思維,幫助他們對問題進行解答。
4.選擇合理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啟發(fā)式方式,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培養(yǎng)。啟發(fā)式的提問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夠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育工作者在設計提問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特點和認知特點,基于教學實際展開提問。另外也要對學生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對導入語言進行精心的組織,對提問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引導學生們大膽主動地想象。比如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就是應用題,很多學生對于這些題目難以理解,實際上是因為他們并沒有掌握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設置啟發(fā)式問題過程中,應當考慮學生的興趣保障,提問的語言易于理解,同時應當緊密學生的日常生活,配有相應的圖示和圖片,進一步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激發(fā),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問題進行解決。
以拓展性提問對學生發(fā)展思維進行培養(yǎng)。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當選擇立體式的提問方法,進一步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空間感進行培養(yǎng),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宏觀性的整體認識數學知識。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沒有很強的邏輯思維,也存在明顯的行為慣性。因此,教師就應當選擇一些有著比較強邏輯性的提問方法,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在對數學應用題進行解題時“大青蛙能夠吃多少蟲子、小青蛙能夠吃多少蟲子、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蟲子”。實際上這樣的問題反映的就是數量邏輯關系,通過這樣的提問,能夠有效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行培養(yǎng)。實際上,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內容也是引導學生掌握數量間的邏輯關系。通過拓展性問題,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基于數學知識點選擇的提問手段也應當有所差異,應當保障問題能夠對學生的想象思維進行拓展,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探索和思考。另外,針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提問,更應當關注其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5.課堂提問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教育工作者應當注意不要有過多的課堂提問次數,一堂數學課的時間畢竟有限,假如說教師提出的問題過多,學生就沒有思考的時間,進而使得他們產生思維疲憊,對于教學質量和效果來說也存在負面影響。另外就是提出的問題應當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針對性,保障問題有效簡潔,幫助學生更好地對重點知識進行記憶。不同的問題之間要保證有一定的層次性和聯系性,使得問題在課堂上能夠形成一個整體,這樣學生們才能夠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把握和理解.
其次,保障課堂提問的問題有更廣的涉及面。工作者應當意識到學生有著個體差異性,一方面要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設計,同時也應當深入了解提問的對象。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總是向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提出問題,忽略了中下游學生。雖然教學過程中表面看起來一帆風順,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下游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全面發(fā)揮。另外還有些教師怕學困生上課開小差,總向他們提問,實際上,這樣的提問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無法將提問的效果真正發(fā)揮出來。教育工作者應當在課前提前設置好相應的問題,結合學生實際,選擇難易度合理的問題。另外也應該拓寬體會范圍,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問題回答中來。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基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對問題難易度進行設置,進一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yǎng)和提問式教學有著高度的契合度,其目的都是通過數學課堂教學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各方面素養(yǎng)。教育工作者應當基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點,對相應的數學問題進行設計,進一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鑒于此,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應當對提問式教學重要性有全面的認知,有效的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來。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以及教學模式還不夠成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總結,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也應當進一步提升的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吳炳勛.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6):35.
[2]謝芬兒.核心素養(yǎng)本位下的高中美術鑒賞課——有效性提問淺析[J].教書育人,2019,662(04):59-61.
[3]趙建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問[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2015.
[4]舒小芳.問題導入,深化理解:論小學數學提問式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J].數碼設計,2017(11).
[5]王懿.基于差異教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提問策略:以“9 以內的加減法”練習課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