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白馬初級中學 蘇小成
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普遍面臨著一些困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在作文綜合能力方面的發(fā)展與提升。其一,一線教師自身教學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思維活躍且豐富、注意力分散、極具好奇心,這是初中階段學生的共性,但在作文課堂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并沒有對此形成足夠的認識與重視,僅把教學當作一種形式,因此在教學意識和方式方法上都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作文寫作的積極性和濃厚興趣也就難以得到激發(fā),寫作綜合能力那也就難以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課堂作文教學效率自然不高,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日常教學中,教師慣用的方法就是提供優(yōu)秀的范文進行課堂教學,通過單一的展示和講解的教學方法,旨在以應試教育為目標,讓學生死記硬背作文模板,鼓勵學生開展模仿寫作。由于學生并沒有在講解中獲得寫作技巧、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其作文仿寫也就顯得生硬蹩腳,作文創(chuàng)作千篇一律,失去了作文寫作的靈性,這不僅影響學生形成對作文學習和寫作的興趣、動力和自信,也直接阻礙學生寫作的綜合素質和水平的發(fā)展;其二,初中作文教學往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存在距離,學生寫作素材相對匱乏。作文應當是建立在生活上基礎上的創(chuàng)作。應試教育下的緊張學習,難以讓學生有機會和時間去體會和觀察生活,也沒有養(yǎng)成對周圍生活觀察記錄的習慣,加之課堂作文教學所具有的局限性,這都使學生的作文內容華而不實,缺乏生活的真情實感。此外,初中語文教師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導致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并不能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寫作思路,影響了文章質量。
針對初中語文教師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意識欠缺的問題,首先要讓教師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思想和模式中的不足,進而進行自身教學理念上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從而豐富教學知識。其次,根據(jù)當代初中學生的特點,總結反思作文課堂教學經(jīng)驗,從而更新教學內容和形式,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技巧得到提升。再次,作文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圍繞并符合學生能力,唯有此,教師的作文教學整體素質和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充足的準備。
學生的寫作要以生活為素材,要言之有物,充分體現(xiàn)生活的實際。因此,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也要不脫離實際生活,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作文與生活的關系,對周圍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這樣,學生的作文內容才能更加豐富多樣,作文才更別具一格,才能翻越出課堂的局限。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地進行課堂引導,擴展學生的生活視野和思維廣度、深度,使學生形成更加豐富深刻的認知和感悟,最終賦予作文和文字更多的靈性。以初中“人物描寫”的作文教學為例,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人進行觀察。通過對課堂設定人物的外貌觀察,讓學生可以從多個視角進行描述,讓人物的相貌中有“生活”的痕跡,有性格與個性。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技巧,也展現(xiàn)出了優(yōu)質的文章。
初中學生具有顯著的性格特點和廣泛的興趣愛好,為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和熱情,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我、認知自我,從而找到符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和特點。同時,教師的教學也要更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使他們對作文教學內容產(chǎn)生更多具有共鳴性的思考和認知、聯(lián)想與想象,從而獲得作文創(chuàng)作的靈感。此外,鼓勵和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讓他們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獲取寫作技巧,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例如,針對作文“寫作技巧”的教學,可以先從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入手。教師可以拋出學生樂于關注的問題或者故事,引導他們開展討論與分析,進而整理出自己的文字觀點。這種教學方式既彌補了學生自身觀點的不足,同時又讓他們從其他同學那里學到一些寫作技巧,最終使每個學生愛上寫作,樂于從生活中尋找素材。由此,課堂教學效率將得到提高,學生的身心會獲得良好發(fā)展,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總之,要教好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師要找出作文教學的困境,并以問題為導向,在整合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和認識初中作文知識。同時,教師要重視多種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和運用,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把具體內容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激發(fā)其寫作靈感,提升其寫作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