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德成
【摘要】語言是認識和思維的主要工具,語文學習的歸途是落在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內在思維的發(fā)展上。習作的目標任務、教學價值是什么?統編教材習作單元注意從題材、生活和大自然入手,通過小練筆、單元作文、習作單元和“詞句段運用”等途徑夯實習作訓練。在用好教材這個“例子”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認識生活的方法,領悟作者表達情感的用語巧妙。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化教材;聚焦要素;語用實踐
一、活化教材,明確內容,有舍有得
習作單元中的精讀課文如何定位?深挖教材,從單元導語和課后習題中可以提煉。習作單元的語文要素是:
(一)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
(二)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
課后習題指向集中:一是文章是怎樣把一件事寫清楚的?二是如何把重點內容寫清楚、寫具體。由此可見,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不同于常規(guī)課文,教學目標直指學生獲取知識、表達方法、語文能力的重要“憑借”。教學中,其教學價值的提取,教學目標、內容的設定,學習單內容的研制,核心問題凝練及問題串的設計與展開要有所取舍,都要有別于傳統精讀課文的教學。因此,要以語文要素為出發(fā)點,讀寫結合,服務于習作,明確一篇文章該學什么,又該如何學。
在明晰故事起因、經過和結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文本閱讀走向書面表達,引導學生自我“悟道”:按順序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這就是學好語文,用好方法。教學目標一目了然,充分體現了習作單元精讀課文的功能價值——活用教材范例、學會習作方法,形成語文能力。
二、聚焦要素,明晰目標,有道可走
“寫清楚”是小學階段習作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目標任務。小學中年段學習把觀察的內容寫清楚,小學高年段還將繼續(xù)訓練如何把某種事物(景物)表達清楚。本單元的習作要求則是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到底怎樣才算寫清楚?緊扣文本,順藤摸瓜,拎出“寫清楚”這一抽象要求具體可視化,讓學生有道路可走,即按順序把事情發(fā)展過程、重要內容寫清楚。
教學片斷二
師:課文中屠格涅夫寫了幾個動物角色?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生:三個角色:老麻雀、小麻雀和獵狗。
生:我認為老麻雀媽媽勇敢無畏,小麻雀剛出生不久,獵狗體型大。
生:我感受到老麻雀奮不顧身,舍命保護幼小的麻雀,獵狗兇殘。
生:我感受到到老麻雀心里著急,很有母愛……
師:是啊,打動讀者、吸引讀者的作品,所描寫的角色特點一定是十分清楚的。(板書:有特點)
師:文章中有兩只麻雀,你認為課題里是描寫哪只麻雀?為什么?
生:我認為作者是描寫老麻雀,因為老麻雀的護子心切讓作者很震撼。
生:獵狗體型威武,老麻雀瘦小,可是它落在獵狗面前毫不退縮,張開翅膀保護孩子,作者這部分描寫筆墨較多。
生:我覺得老麻雀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救自己的孩子。
生:它雖然是麻雀,但它也和我們的媽媽那樣有一種深深的母愛。
師:這是作者教給我們把事物寫清楚的又一個法寶——突出重點角色寫清楚。(板書:有重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在閱讀感悟中聚焦語文要素,將“寫清楚”進一步明晰為“三有”,即有順序、有特點、有重點,使得學生對“把事情寫清楚”有了可觸摸的認識,從而為后續(xù)單元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立足文本,把教材當例子,從文章思維構想的立意視覺,讓學生明白“寫清楚”的落筆要領和要點,這才是抓住了習作單元精讀課文教學的精髓,把“寫清楚”這一要素細化、具體落實,使學生達成語文要素的佳徑大道。
三、指向語用,實踐路徑,有術可用
管建剛老師說過:“文心是學生寫作的心靈,是心靈的蘇醒,是心靈的敞開,是寫作意志的體現?!痹鯓右龑W生寫清楚、讓“寫清楚”這一語文要素落地生根為學生新語流的再造?我們須在教學時充分發(fā)揮好、利用好經典范文的作用,使學生從閱讀中學表達,讓閱讀思維為寫作思維探路,并為學生展開語用實踐提供有效的語流思維支撐。
教學片斷三
師:屠格涅夫是怎樣把老麻雀奮不顧身這一特點寫清楚的?(看課文第4-5自然段圈劃相關詞句)
生:我是從“突然,飛,落”這幾個詞語感受到的。(師:請具體說說)
生:生活中的老麻雀身體重量很輕,但它卻像一塊石頭似的,我體會到它的無私無畏。(板書:看到的)
生:小麻雀不知危險,麻雀媽媽飛來保護它的速度快。
生:老麻雀沒有在獵狗面前示弱,但它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以命相搏。
師:“像一塊石頭似的”這句話可以去掉嗎?(板書:想到的“石頭”)
生:若去掉,老麻雀的勇敢無畏的氣勢就表達不出來。老麻雀的“奮不顧身”也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
師:是啊,我們可以總結出把一件事物寫清楚的方法是:看到的、想到的都寫出來。
師:俗話說“藝高人膽大”。在獵狗面前,老麻雀毫不猶豫地與獵狗對峙,但作者又細致地描寫了老麻雀的“害怕”,為什么呢?(生自由讀課文,圈畫相關語句)
生:我覺得這樣寫更貼近生活實際。圖片中老麻雀的翅膀張開,嘴里發(fā)出叫聲。如果它不害怕,那就不需要這么做。(板書:聽到的)
生:老麻雀多少也會害怕,這樣寫真實,光寫勇敢、無畏,我們不相信。
生:麻雀媽媽內心害怕,可是它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它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舍下自己的命換來小麻雀的一線生機。
師:多么偉大的麻雀媽媽呀!多么偉大的母愛呀!作者正是把這樣矛盾的寫法突出了老麻雀的無畏和母愛的光輝,讓每一位讀者都感到當時真實、震撼人心的時刻。
“課文是如何把老麻雀的無畏寫清楚的”這是本單元語文要素落地的一次語言實踐。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帶著核心問題找到相關語句,通過品讀、比較、情境朗讀等多種形式體會表達效果,將學生引入“不僅寫看到的、還寫聯想”“不僅寫想到的、還寫獨特的感受”,從中發(fā)現語言文字蘊含的生命價值,直觀感受到“寫清楚”的表達策略——所見、所聞和所想。當堂課運用這種方法進行“小練筆”,有效地強化了學生的寫作技能,提升了學生語言表達效果。
習作單元中的精讀課文皆指向于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要只追求學生的習作果實——千篇一律的模式,毫無新意的模仿與遷移,這些帶來的只是短暫的“風景”。關注文本、關注寫作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學會讀寫結合、自我表達,在自己親歷親悟親身體驗中找到路徑、習得方法,這樣才算真正致力于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課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