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冰懿
【摘要】學生的感知器官都非常靈敏,面對教學“調味劑”會做出激烈回應,這不僅能夠激活課堂學習主動力,還會順利啟動學生的學習思維.生動的語言、有趣的故事、個性化的游戲、動聽的音樂、豐富的媒體等教法的適時介入,都可以發(fā)揮“調味劑”的作用,幫助學生進入數(shù)理世界,獲取更多認知.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調味劑
數(shù)學課堂常常會陷入枯燥乏味的怪圈,這是因為教師的教法運用太過單一,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如果教師給課堂教學增加一些“調味劑”,其情況會大不相同.教師增加教學語言的幽默感,給學生講述有趣的數(shù)學故事,引導學生展開數(shù)學閱讀,給課堂增加一點音樂背景,發(fā)動學生展開游戲競賽,鼓勵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運用多媒體參與教學,讓學生自行設計數(shù)學訓練,這些設計都屬于“調味劑”的實踐應用.如何選擇“調味劑”,需要教師綜合考慮多種制約因素,并做出最為恰當?shù)娜∩?
一、幽默與故事,調動課堂積極因素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解重點內容,師生互動交流也要運用很多教學語言.如果教師能夠對這些教學語言展開優(yōu)化處理,提升其幽默感和靈動性,或者給學生講述一些數(shù)學故事和經典數(shù)學案例,都能夠極大提升課堂教學氛圍,還可以給學生的學習思維提供更多啟動力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情境,能成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課堂教學注入豐富的動力支持.例如,教學七年級數(shù)學內容“相交線”,教師在講解對頂角時這樣描述:一個角和另一個角有一個共同頂點,而且這個角的兩邊反向延長,會與對頂?shù)慕堑膬蛇呏睾希@兩個角就叫對頂角.教師問:對頂角既然是對頂,而且對頂角相等,就應該是一個角在照鏡子形成的效果,對嗎?學生開始騷動起來,有贊同的,也有持不同意見的.教師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說:對頂角雖然相等,但兩條邊卻是互為反向延長線,一個角的“上邊”延長正好和另一個角的“下邊”重合,而一個角照鏡子卻不是這樣的,這樣比喻是不恰當?shù)?也有的學生說:照鏡子之說的確有些不妥,但在特殊角度下,也能夠組成對頂角,基本條件是這個角與鏡面成像形成鄰補角.教師在講述對頂角時引入照鏡子的說法,點燃學生的探究熱情,通過靈動的比喻展開數(shù)學學習,這種設計很有創(chuàng)意.
教師以教學案例展示數(shù)學話題,讓學生展開熱議,其調度是極為鮮明的.從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可以看出,教師的這種教學設計是非常得法的.學生對生活中的數(shù)學應用有一定的體驗和積累,教師針對學生的數(shù)學認知基礎展開教學布設,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感知的心理觸動,使他們在展示個性觀點的同時,自然建立數(shù)學學科認知.學生熱情參與話題討論,給課堂教學注入豐富活力.如果教師能夠給學生講述有情節(jié)的數(shù)學故事,其激發(fā)調度效果會更為突出.學生對有趣味的數(shù)學故事有特殊的欣賞興趣,教師不妨從這個角度展開突破性思考和設計,以快速激活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形成嶄新的學習契機.
二、閱讀與音樂,渲染課堂學習氣氛
數(shù)學閱讀不是什么創(chuàng)新教法,但的確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覺,教師要注意對關鍵詞內容展開閱讀引導,讓學生以學習語文的形式研究數(shù)學,其學習發(fā)動一定會更為別致獨特.如果有可能,在學生展開閱讀學習時,教師給出一些音樂渲染氣氛,自然也會創(chuàng)設不一樣的學習情境.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不能順利入軌,關鍵要看教師如何調度,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展開教學設計,自然會獲得豐厚成效.
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法極為豐富,教師需要對這些方法進行整合性處理,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數(shù)學課堂引入閱讀和音樂,可以給學生帶來什么樣的學習體驗呢?例如,在學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相關內容,了解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概念界定,并給出閱讀提示和要求:(1)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聽起來很抽象,如果用圖示法觀察就會很快找到其基本要領;(2)在閱讀相關內容時,不妨先畫出兩條直線和第三條直線相交的示意圖,對照示意圖展開閱讀,這樣會更為直觀.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展開閱讀探究活動,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比較輕松舒緩的音樂,課堂學習氣氛呈現(xiàn)和諧性.在展示學習成果時,學生都能夠順利掌握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相關定義,理清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以語文閱讀形式學習數(shù)學,并利用音樂渲染氣氛,這對減輕學生的思維壓力是有正面幫助的.
數(shù)學學習需要閱讀,而且要進行甄別性閱讀,對閱讀有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時,可給學生更多針對性的提示,要求學生對關鍵詞進行細致分析推敲,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順利進入文本核心,在煉詞煉字的過程中找到數(shù)學認知契機,形成嶄新的閱讀認知基礎.音樂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和諧的學習氣氛,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當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時,是很難形成學習突破的.如果教師給學生投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便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沖擊,促使學生順利穩(wěn)定情緒,自然調動數(shù)學思維,形成強大的數(shù)學探究能動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對音樂的合理運用能夠給課堂帶來鮮活的學習主動力,形成教學亮點,值得我們做深入的探究和借鑒.
三、游戲與操作,激活課堂多元思維
學生對游戲有特殊的情結,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引入一些游戲或者競賽活動,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游戲、競賽和數(shù)學聯(lián)系在一起,不僅有趣味性,還有對抗性,其促學效果一定會更突出.數(shù)學中有許多需要操作的訓練,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教學考量,勢必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多元數(shù)理思維.
學生對游戲有特殊的參與興趣,這是最為正常的心理體現(xiàn).初中生思想比較活躍,喜動不喜靜,自然會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游戲中來.教師在具體操作時,需要充分考慮多種制約因素,數(shù)學游戲要圍繞學生的數(shù)學智力開發(fā)展開設計,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激發(fā)效果.例如,學習“平行線的判定”時,學生基本掌握平行線的定義之后,教師為學生設計一個小游戲:我這里有一張紙,大家看清楚,這張紙是不規(guī)則的,請每一名同學都準備這樣一張紙,看誰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折出兩條平行的直線.學生拿到這個訓練任務后,都感覺比較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紛紛展開相關操作.教師深入到學生操作活動之中,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給出客觀評估,以便展開針對性引導,讓學生順利進入數(shù)學學習核心.教師用一個小操作性游戲,便將課堂學習氣氛成功激活,可見教法創(chuàng)新應用是多么的重要.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他們具有極強的好奇心,教師利用學生這些心理展開教學發(fā)動,自然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喜歡游戲是學生的天性使然,教師在游戲設計和發(fā)動時,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向和學習實際內容做對應調查,以便為學生進行匹配性設計,為學生投放適合度更高的游戲內容,讓學生在具體的游戲操作中建立學科認知.數(shù)學游戲帶有學科特點,也具有互動屬性,教師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游戲內涵與學生認知對接點展開科學篩選,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提示,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中自然形成學科認知基礎.數(shù)學學科帶有抽象性、邏輯性等特點和屬性,教師對此需要有清晰的認知,如果能夠利用游戲等直觀手段進行深入解讀,讓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數(shù)學探究學習,必然會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形成嶄新的學習成長點.
四、媒體與設計,塑造課堂教學品質
數(shù)學課堂引入多種媒體手段輔助教學,這是最為常見的教法運用.掛圖、投影、多媒體、白板等教具的適時介入,都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直觀感知的機會,也能夠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氣氛.如果教師能夠發(fā)動學生展開數(shù)學訓練設計,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個性展示機會.教學媒體的廣泛運用,能給教師帶來更多教學選擇,也給學生提供了多種感官刺激機會.教師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調度,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媒體介入數(shù)學課堂教學之后,教師需要有清醒認識.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無疑成為教學反思的焦點問題.媒體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如何正確合理運用自然成為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任意四邊形內角和的推演示意圖,學生順利接受相關推演原理.為讓學生對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有更深刻的認知,教師讓學生對任意五邊形的內角和展開相關推演,并用圖示法展示出來.因為有四邊形推演觀察的經歷,學生很快就進入圖示設計推演操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給出了多種推演操作,并利用相關圖示,對相關操作原理給出清晰的講解,最終歸結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在這個教學案例設計中,多媒體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展示圖示快捷,給學生帶來的感知呈現(xiàn)立體感,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快速啟動,課堂學習進入佳境.
教師利用媒體展示手段給學生提供直觀的學習契機,成功引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這無疑是教師教學設計的初衷和追求.學生對多媒體展示手段有特殊的敏感性,這也是教師需要抓住的教學設計起點.在具體操作中,教師適時適度運用多種媒體手段,無疑能夠形成嶄新的教學切入視角.多媒體具有強大的展示功能,能夠給學生的多種感官帶來信息沖擊,其教學激發(fā)動力也值得期待.如果教師能夠對媒體手段進行整合,集中媒體各自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展示機會,勢必能夠形成嶄新的教學成長點.媒體手段是重要的教學工具,如何展開科學設計,對教師的教學智慧是一種考驗.不同年齡段學生、不同學力學生群體,對媒體展示手段有不同的期待,教師對此需要有更廣泛的認知,以提升教學適配性,充分發(fā)揮媒體的調動作用,形成更多教學激發(fā)點.
初中數(shù)學包含豐富的抽象概念、原理,學生對此頗感頭疼,教師要提升課堂教學活力,需要給課堂教學一些創(chuàng)意性設計,適時增加一點“調味劑”,讓學生感受到“酸甜苦辣咸”,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課堂教學也會呈現(xiàn)靈動性、多元性.幽默、故事、閱讀、音樂、游戲、操作、媒體、設計,這些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詞語,卻能夠給數(shù)學課堂教學帶來豐富的活力,教師需要對它們展開科學的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