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課程改革給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將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看作是宗旨,采用實踐、探索、合作和啟發(fā)等豐富的教學形式,整合理論性知識點,用于推動生物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诖?,文章首先介紹了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原則,接著重點從合作探究、思維導圖、啟發(fā)情境和實驗探究四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引入策略,以期為高中生物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8-0117-02
On the introduction of inquiry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YANG Jing?? (Guizhou Weng'an middle school,china)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has put forward some new requirement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It regards improving students' biological core literacy as the purpose,adopts rich teaching forms such as practice,exploration,cooperation and inspiration,integrat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points,and promotes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biology teaching.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inquiry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introduction strategies from four aspects of cooperative inquiry,mind map,heuristic situation and experimental inquir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s.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Inquiry heuristic teaching;Application strategy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按照教學要求,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活動中,探究啟發(fā)式教學分為多種表現(xiàn)形式,選擇何種探究手段這是現(xiàn)階段教師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而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多種探究啟發(fā)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分析各個章節(jié)的細節(jié)點,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生活,也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水平。
1.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入探究啟發(fā)式教學的意義
(1)彌補傳統(tǒng)化教學方法的缺陷
探究啟發(fā)式教學的存在,主要是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結合現(xiàn)實生活去探究事物,發(fā)現(xiàn)和運用生物知識,盡量使得學生在真實的感受、體驗和反思中實現(xiàn)自我的全面發(fā)展。而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存在,則是以高中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組織一些創(chuàng)新性極強的生物實驗,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認識到教材中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又或者是在課外實踐中,教師不只是看重知識的輸送的快慢,更為看重教學過程,所以在講解的過程中,教授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有效整合,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2)適當拓寬教學空間
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存在,主動拓寬學生的認知范圍,從傳統(tǒng)化的教學情況而言,仍是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在這種過于單一的狀態(tài)下,容易喪失對生物的興趣。而啟發(fā)式教學的存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教師提供指導思想,把控活動進度,使得學生對生物結構有具體認知,達到獨立探究和啟發(fā)的效果。教師也將創(chuàng)新理念融入其中,及時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潛藏的物理規(guī)律,這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3)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
探究啟發(fā)式教學和一般的課堂活動相比,存在著更為明顯的優(yōu)勢,當學生在自我探究的過程中,主動去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思考意識。再者,實踐活動開展的時候,引導學生走入到現(xiàn)實的生活中,融入社會,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真正將知識點內(nèi)化,讓生物知識不再是一個事物,而是一種行為,這樣也能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整合。
2.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法的引入策略
(1)開展合作活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組織趣味性的合作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合作學習是探究啟發(fā)式教學的一部分,有助于推動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生物教師采用分組的形式,明確認識到每位學生的責任和義務,盡量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生物知識,從最終的引入效果而言,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自信心,而且交流頻率也在提高,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解決生物問題。新課程標準下,對于生物的教學模式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如何在教學中增加一些創(chuàng)新活動,讓學生機會去表達去闡述自己的想法,這是當下教師應該重點考量的問題。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光合作用探究歷程”這一課時的教學活動中,涉及到的實驗比較多,而且高考也會選擇這部分的內(nèi)容涉及題目,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首先以經(jīng)典案例啟發(fā)學生思考相關變量是如何控制的?接著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得出實驗結論。一方面,教師以1864年植物學家薩克斯的實驗為例,讓學生從這個實驗中認識結論;另一方面,生物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設計實驗,主動說明實驗思路。探究過程中,每個小組選擇一名成員上臺闡述實驗設計思路,組內(nèi)其他成員可以提問和質(zhì)疑,例如有的學生會問道,實驗中自變量、因變量是什么?如何給水和二氧化碳做上標記?從最終的教學效果可以看出,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存在,不能只是依賴一名學生,還需要同學們積極參與到其中,不要局限在個人競爭內(nèi),這樣才能迅速增強合作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構建思維導圖,啟發(fā)學生邏輯思維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生物課堂探究啟發(fā)式教學,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將學生放于主要的位置上,確定一個共同的目標,并以此為動力,達成一個相互協(xié)作的狀態(tài)。同時,信息技術具備極強的交互性,給予學生一些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從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主動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教師,一方面要開闊思路,借助網(wǎng)絡資源,確保教學案例具備潮流性,符合當下時代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提高學生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遵循發(fā)展性、差異性的原則,調(diào)動學生思維,采用繪制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分析事物背后的潛在聯(lián)系。而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課時為主的思維導圖,教師結合教學大綱,對教材內(nèi)的重點知識進行系統(tǒng)分析,并將其設計為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學生認識高中生物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的應用價值。例如在“生物與進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思維導圖,以“基因”為關鍵詞,引出重點內(nèi)容,幫助學生了解教材中的關鍵信息,從而制定更為合理、完善的學習思路,教師也要帶領學生找準事物的關鍵點,并對知識進行適當延伸。
第二,章節(jié)為主的思維導圖。對某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進行具體優(yōu)化,從而制定相應的思維導圖,例如在“細胞分子”的教學活動中,這部分的重難點知識是“細胞”,教師讓學生扔掉這部分知識點會圍繞著細胞分子展開,而蛋白質(zhì)、核酸等這些都是分支。當教學工作持續(xù)推進的時候,學生可以進行適當?shù)难a充和說明,構建更為完整的知識框架。
(3)啟發(fā)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生物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那么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不只是注重理論性的原理,也應該同外界的活動方式相互結合,跟隨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保證探究啟發(fā)式教學的合理性。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適當優(yōu)化和分析,將教學設計作為理論性知識點轉(zhuǎn)換的過程,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優(yōu)化,保證教學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教學導入工作的成功與否和最終的教學水平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將“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以“細胞的衰落和死亡”為例,教師在知識闡述前,首先以西游記中的吃唐僧肉為依據(jù)完成視頻導入工作,這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影片,當短片播放后,教師提問:現(xiàn)代人是否擁有長生不死的方法呢?這時候?qū)W生會展開討論,教師再次引入正題—細胞的基本生命系統(tǒng)。
再者,教師還可以將生活元素滲透到探究式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在一些探究類實驗中,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基于生活化的背景下去進行實驗,針對主要問題展開分析討論,這樣才能獲得一個更為明顯的實驗效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高中生的抽象思維還在發(fā)展過程中,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生活,應該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經(jīng)驗,讓他們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有效地運用知識,這才是探究啟發(fā)式教學的重點。
(4)實踐探究,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
生物實驗主要是借助一些科學儀器,探究自然現(xiàn)象,這是探究啟發(fā)式教學的一部分,整個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應該一昧地關注結果,也應該重視過程,將一些生活實例應用到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中。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極強的觀察、分析和動手能力,還擁有一定的生物學素養(yǎng),所以他們樂于將書本上的知識同現(xiàn)實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如生物DIY,酵食品的制作是人們比較熟悉的,學生課上學習微生物發(fā)酵原理,利用周末的時間來進行實驗操作。教師放假前期布置生物發(fā)酵食品DIY作業(yè),準備酸奶、米酒和泡菜,讓學生從這三種中自由選擇一種,當學生在自行操作的時候,家長在旁邊起到一個輔助性的作用,但是不能代替學生去操作。然后利用視頻或者是照片將整個過程都記錄下來,星期一帶著作品到課堂上,學生講述整個制作的過程和相關的操作事項。從這次DIY實驗操作效果而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也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技能。
生物實驗可以讓學生更為直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而且在嚴謹?shù)膶嶒炋骄恐?,學生也能形成正確且系統(tǒng)化的思維方法,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生物實驗教學是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結合實驗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概念,并對其進行適當描述。實驗步驟也能分為完整的三部分,首先,取兩支干凈試管,并將蒸餾水放在其中一個試管內(nèi),血漿則是放入第二支試管;其次,利用PH試紙檢驗,及時記錄下對應的數(shù)值。最后,給兩只試管加入等量鹽酸,測試PH值,并記錄下準確數(shù)值。而且實驗完成后,教師則是帶領學生對最終的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內(nèi)環(huán)境”等重點知識,整個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從上述的分析而言,探究啟發(fā)式教學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有效應用,對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具有促進作用,生物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狀態(tài),根據(jù)學生行為來組織實驗探究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從中獲得啟示,并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庹春英.淺談啟發(fā)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8(46):169-169.
[2]韋麗君.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求知導刊,2019(42):37-38.
[3]喇俊峰.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巧用方法淺談[J].新課程(中學版),2019(10):74.
[4]余忠耀.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外交流,2019(31):285.
[5]唐藝.淺談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13):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