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芳
伍修權(quán)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lǐng)導(dǎo)者之一。他1923年參加革命,經(jīng)歷過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qū)參謀長,中共中央對外聯(lián)絡(luò)部副部長,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他母親的大半生,是在饑寒交迫的舊社會里度過的。伍修權(quán)參加革命后,老人家一直不知伍修權(quán)的音信,在焦急和不安中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1949年12月,伍修權(quán)專門請假回鄉(xiāng)探親。在武昌一條小弄堂里的破舊小屋中,他見到了幾十年不見的老母親。老人家既興奮又傷感,因為她的老伴和伍修權(quán)的三個哥哥都被黑暗的舊社會先后奪去了生命。伍修權(quán)一不帶警衛(wèi)員,二不住招待所,就在那間低矮破舊的小屋里,在一張吱嘎作響的舊木板床上,無比親熱地與自己的老母親住在一起,香甜地吃著老人家親手做的家鄉(xiāng)粗茶淡飯。也就在這時,老人家才第一次真正愉快地笑了。
由于老人家不習(xí)慣在北京過吃現(xiàn)成飯的生活,大部分時間仍然住在武昌老家,為她的孫子輩以至重孫輩忙里忙外。十年內(nèi)亂中,伍修權(quán)被打成“走資派”和“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她這個從來只知操持家務(wù)、不愿跟兒子享清福的老人家,竟也受到了株連。造反派抄了她的家,里里外外糊滿了打倒她兒子的大字報和大標語,還將她和家里人趕出原來住屋,同重孫和孫媳們一起,擠住在兩間小破屋里。更氣人的是,她那個典型的城市貧民之家,竟被造反派說成是“資產(chǎn)階級”和“官僚家庭”,使這位飽受過清朝衙門和國民黨政府欺凌壓迫的老人,又一次受到侮辱與恫嚇。當?shù)厝罕娫?jīng)憤憤不平地對北京來“外調(diào)”的造反人物說:“你們?nèi)ノ榧铱纯窗桑挠匈Y產(chǎn)階級住他家那種破房子的?伍家的老奶奶解放前是做‘下婆(即女傭)的。你們說伍家是資本家,他們家的‘資本是你給的嗎?”當然,老人家自己也有對付造反派的辦法:任憑來人如何聲色俱厲,一律來個置之不理。1974年底,伍修權(quán)出“牛棚”不久,自費回到武昌老家,將老人家接到北京與兒孫們一起生活。
從那時起,老人家在京又住了十年光景。每到節(jié)假日,孩子們常常圍著這位“老壽星”逗樂嬉耍。伍修權(quán)和夫人每天都陪老人家一起吃飯,為她夾菜,為她盛湯。每次外出稍久,總要打電話回來問問老人家的情況,一回到家,又首先是到老人家跟前坐坐聊聊。盡管她不了解兒子的工作內(nèi)容,卻也要問問去了什么地方,到過哪個國家,那里的風俗、風光如何。每天上午,她喜歡從自己住室通過院子到前屋客廳坐會兒。在子孫們都上班和上學(xué)以后,她就坐著抽抽煙。午飯時還愛喝半兩左右白酒。她飯量不大,每頓一小碗而已。吃完飯還得喝上大半碗蘿卜湯或白菜湯,特別愛吃魚和燒得爛的肉。她的飲食極平常,跟全家人一樣,唯一特殊的是每天早上一碗大油(即豬油)白糖沖雞蛋。孩子們曾經(jīng)開玩笑地說:“我們家的‘老太君存心同養(yǎng)生之道‘對著干。醫(yī)生說老年人不能抽煙,不能喝酒,更不能吃動物脂肪,還得少吃糖??伤殖闊?,又喝酒,又吃大油又吃糖,卻偏偏長壽!”
事實也正是這樣,伍老太除了正常的衰老以外,可以說是無病無痛。有人問老人家有什么長壽“秘訣”,她笑道:“(什)么事莫著急,莫生氣,莫慌忙,就好了?!碑斎藗冏YR她的高壽時,她又笑著說:“好是好,可我感到老是這么活下去,自己倒有點不耐煩了。”
1986年,伍老太在伍修權(quán)家中安詳去世,享年104歲。
人們常說,長壽必得有安定的生活和相對舒適的條件。但長壽的伍老太太卻過了七十年舊社會的苦難生活,新中國成立后也是忙忙碌碌的操勞家務(wù),談不上舒適;九十歲前后還硬是被狠狠折騰了一陣子。真正享清福,還是最后十幾年的事。因而,要說伍老太有什么長壽秘訣,吃苦、勤勞、不偏食和不生氣,恐怕是其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