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劉艷慧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交互課堂環(huán)境下提升高中學生地理課堂學習參與度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CDDB19335)的研究成果
摘要:課堂教學圍繞學生的學而開展,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是衡量學生實際獲得的一個指標,在復雜的交互課堂環(huán)境中,課堂教學中學習者與教學內容、教師還有其他學習者相互影響。如何在交互課堂環(huán)境下提升學生地理課堂參與度是本文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探討交互課堂環(huán)境下影響高中學生地理課堂學習參與度的相關性,并提出提升高中地理課堂參與度的策略。
關鍵詞:交互課堂環(huán)境;課堂參與度;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9-0062
一、研究背景
交互課堂環(huán)境是指在課堂教學這種特定情境中,教學主體之間直接或間接發(fā)生相互影響與作用的過程。交互課堂環(huán)境的塑造有賴于下述三者之間的互動,故主要分為三種形式:1.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間的交互,包括學科環(huán)境、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法;2.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交互,包括教師語言、教師期望和師生關系;3.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交互,包括生生關系、班級學風和班級氛圍。
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與學業(yè)有關的活動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狀態(tài)。它從結構上可以分為課堂行為參與、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其中,行為參與包含了對正在進行的教學活動給予注視、傾聽、提問、討論、記筆記、動手練習等行為;課堂認知參與包含了記憶、模仿、理解、思維、創(chuàng)造等活動;情感參與包含了課堂中所體驗的愉快、好奇、成功等的快樂情感體驗。積極主動的課堂參與有助于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和良好的自我概念,對學生的認知、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本文開展高中學生地理課堂的交互課堂環(huán)境和地理課堂參與度的問卷調查,運用SPSS軟件的統(tǒng)計分析功能探討交互課堂環(huán)境下影響地理課堂參與度的因子,并提出相關策略。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以筆者所在學校的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問卷星平臺開展問卷調查回收試卷971份,有效問卷822份,有效率為84.7%。有效樣本的屬性構成經(jīng)過統(tǒng)計,情況如下:從年級構成上共涉及高中學段的三個年級,其中高一年級503份,高二年級133份,高三年級186份;從性別構成上,男生數(shù)量為323,占比39.3%,女生為499,占比60.7%;對于不同年級所處的學習階段不同又分別進行兩方面的屬性調查,其中對高一年級是否選擇將地理作為選考科目進行調查,除了7.2%的學生不確定自己的選擇之外,選擇地理學科和不選擇的各占到一半左右;高二和高三年級已經(jīng)處于選擇階段,主要對他們所處的班級類型進行調查,高二走班的學生占比66.9%,高三走班的學生占比48.9%。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主要是關于高中學生地理課堂參與度和交互課堂環(huán)境方面的調查。其中,高中生地理課堂參與度的調查參考孔企平《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調查問卷(學生)》稍做修改,學生參與度測量包括行為參與、情感參與、認知參與三個維度。交互課堂環(huán)境主要包括學生與內容的交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三個維度。計分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積分方式,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計分為1~5分。
問卷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3軟件進行問卷信度效度分析,經(jīng)過內部信度檢驗,得到克隆巴赫α為0.929,該值大于0.75,說明內部信度較高。該問卷部分內容參考孔企平的問卷,其中有關學生課堂參與度三維理論已非常成熟,使得問卷的內容效度得到了良好的保證。
3.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是對交互課堂環(huán)境的三個維度分成九大因子對地理課堂參與度的三個維度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其相關性是否顯著,觀察皮爾森相關性r,若|r|<0.3,則兩者微弱相關,|r|>0.5則顯著相關;觀察表1,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4.討論與分析
該調查問卷主要探討影響學生地理參與度的交互課堂環(huán)境因子,依據(jù)概念的界定、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我們對這些因子分別進行討論其如何影響學生地理課堂參與度,并提出相關的策略分析。
(1)學習者與學習內容的交互
教學材料與學生的行為和總參與度顯著相關,教學方法與思維參與和總參與度顯著相關,學生所處的學科環(huán)境與課堂參與度相關性不大。因此,教師進行教學中應慎重選擇與學生已有知識相關、難度適中的教學材料并精心組織,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提升高中學生地理課堂參與度的重要途徑。學生的思維參與主要有淺層次認知和深層次認知,在不同的教學方法中,例如講授法學生更傾向于傾聽和記憶,案例式教學法學生更傾向于將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表達和應用,繪圖法學生更多地將認知內容進行圖像表達以外顯思維。因此,提升學生的思維參與,教師應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行為標準進行教學方法的選取。
(2)學習者與教師的交互
師生關系與學生行為參與和總參與度顯著相關。教師語言能夠影響學生的行為參與。教師期望與學生地理課堂學習參與度相關性不大。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把握合適的教學語言,是提升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的重要途徑??鬃訉W記有曰,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配合,傳授知識和能力,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尊重、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學習過程中,師生關系極為重要,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注重學生在課堂的情感投入并加以引導。教師語言也是影響學生參與的重要因素,如接納學生觀點,鼓勵學生深入思考以及平等對待學生,可以長期且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學科的主觀判斷。
(3)學習者與學習者的交互
班級學風是影響學生地理課堂參與度的最重要因素,班級氛圍與思維參與、情感參與及總參與均相關。因此,加強班級學風建設,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是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要策略。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交互是長時間內形成的,且與班級管理人員密切相關,任課教師相對班主任而言,雖在課堂中可以加以引導,但從時間投入上和實際效果中,并不能切實影響這種交互環(huán)境。因此,任課教師間需通力合作,準確把握班級發(fā)展學情的方式是提升學生地理課堂參與度的重要策略。
參考文獻:
[1]魚建英.中學地理綜合實踐課的實施研究[J].天津教育,2020(23):131-132.
[2]趙常軍.高中生地理課堂參與度提升路徑探索[J].高考,2020(33):67+69.
[3]查麗君.建構開放式地理課堂,培養(yǎng)中學生環(huán)境意識[J].中學課程資源,2019(2):60-61.
[4]夏正德,王婷.高中地理課堂環(huán)境教育“知”與“行”[J].環(huán)境教育,2018(11):46-48.
[5]郭朝陽.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環(huán)境教育策略探究[J].高考,2020(22):34.
(作者單位:北京市延慶區(qū)第一中學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