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秀
摘要:整本書閱讀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之中提出的全新學習任務群之一,也屬于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課堂上,能夠進一步拓展閱讀深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有效地優(yōu)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為此,本文也就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及方法指導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優(yōu)勢;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9-0026
在高中語文教學期間,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培養(yǎng)屬于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學生學好語文這一門課程的關鍵。分析語文教學情況,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耗費在語文閱讀上的時間遠遠大于寫作,這也十分符合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畢竟在有效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對于閱讀教學內容才能形成深刻理解。這不僅是有效發(fā)展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同時也是擴大學生閱讀積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得以提升的關鍵。傳統(tǒng)閱讀教學課堂經(jīng)常出現(xiàn)閱讀教學碎片化、淺表化、功利化等情況,所以新課改提出要展開整本書閱讀,希望借此來讓學生讀好書、多讀書、讀完整的書,這能最大限度優(yōu)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與進步。而為了能夠更好地做好這一工作,本文也對其進行了如下探討。
一、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1.促進學生閱讀方法掌握
閱讀方法可以說是快速、有效讀完整本書的關鍵。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而言十分重要。在讀書之前,學生需要對各種復雜信息進行梳理,比如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故事脈絡、故事人物等等,同時還需要學會從海量文字信息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來對文章鍛煉進行概括,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對于閱讀文章的把握。整本書閱讀內容較多,文字信息量明顯大于教材節(jié)選文章,而且很多知識也具有一定的內隱性,需要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挖掘與探究才能真正掌握。由此可見,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期間,學生需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感悟文本,對文本背后的深意、語言文化、故事情節(jié)和表達進行思考與探究,這樣才能有效落實整本書閱讀。而在這一過程中,高中語文閱讀方法自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還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平凡的世界》這一本名著為例,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學生就其中的人物形象、寫作背景、表達深意進行思考,主張學生自主探究與閱讀。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思維與自主探究意識,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意義非常。
2.能夠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并非只是簡單找一本書閱讀即可,而是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合理挑選,最好是能夠讓高中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提高自身語文能力及素養(yǎng)。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以此來促進學生發(fā)展,長時間下去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自然也會無意識得到提升,從而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以《三國演義》這一名著為例,其主要是講述了東漢末年時期,天下大亂、群雄紛爭的一個三國鼎立與不斷發(fā)展的局面。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長劇……學生在對其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故事情節(jié)抑或是人物關系進行相應的處理,然后再結合處理結果展開合理的推理,以此來為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指導。這對于閱讀教學效率提升而言十分重要。
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指導
1.選書期間注重價值多元化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期間,第一步就是要選書。書的內容、文化價值、價值取向對于學生而言造成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一本好書對于學生而言就是良師益友,能夠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得到更為良好的發(fā)展與提升。為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期間,對于書的選擇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如新課標、思想內涵、語言風格、價值取向等等,這樣才能讓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得到發(fā)展和提升。以《論語》為例,其作為高一必修一(人教版)“名著導讀”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考慮到教材上的《論語》僅有5頁,學生無法對其精髓、儒家思想形成深刻了解,所以教師可以基于此來開展整本書閱讀,借助《論語》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道德觀念、為人處世方法以及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素養(yǎng)得以提升,同時也能將其作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讀物。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有效開展整本書閱讀,還能在整本書閱讀實踐中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2.在閱讀指導中注重學生能力生成
整本書閱讀雖然主張學生自主閱讀與思考,可是若想進一步優(yōu)化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教師還需要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組織者與引導者的作用,對學生做好閱讀指導,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生成,以此來有效優(yōu)化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葉圣陶先生主張在閱讀過程中要做到精細正確、敏捷迅速,教師在閱讀指導期間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借此幫助學生將課內所學閱讀方法有效遷移運用于課外閱讀活動之中,這樣自然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內閱讀教學中加強閱讀指導,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訓練中逐漸提高自身閱讀水平,這樣才能有效強化學生感悟。還是以《論語》整本書閱讀為例,筆者在教學期間嘗試了“自主閱讀—質疑討論—專題指導—活動推進”這一閱讀教學方法。其一,先明確了學生閱讀時間,讓學生在每周的閱讀課上進行集中閱讀。另外,要求學生每天課前五分鐘進行閱讀。其二,在學生整本書閱讀期間,筆者要求學生堅持一邊閱讀一邊在書上進行點評,可以是簡短的讀書感悟。同時指導學生注重前后聯(lián)系,希望借此來發(fā)展學生聯(lián)想、發(fā)散思維能力。其三,對程序內容進行了明確,要求學生按照學號輪流在講臺上講解自己閱讀的內容,借此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閱讀痕跡。其四,組織學生合作探討,以《論語》“學而”篇為例,其中一共有16章,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完成之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交友”“孝悌”“做學問”“理想”等主題進行合作探究,同時要求各個小組將16章內容進行具體的歸類并且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其五,在學生整本書閱讀完成之后,要求學生撰寫讀書心得和感悟。這樣,學生整本書閱讀自然能夠因此而變得更加立體化、系統(tǒng)化。而學生也能在整本書閱讀中懂得要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有著良好的促進效果。而《論語》之中涉及的價值觀與思想則能夠使學生受益終身。
3.評價期間注重興趣培養(yǎng)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也體現(xiàn)了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評價期間,教師不能過分關注結果,還需要注重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借助多樣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為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打好基礎。首先,教師可以組織朗誦活動,借此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要想獲得良好的朗誦效果,學生自然要提前背誦與理解,認真對閱讀文本情感和語句進行揣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朗誦能力不僅能夠得到提升,還能積累較多的論語句子,這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而言意義非常。其次,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整本書閱讀完成之后,就文章中一些具有爭議的思想、內容或者是人物展開“辯論”,利用這一活動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思辨能力。以《論語》中提到的“父歿,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睘槔?,不同的學生對于這里提到的“孝”有不一樣的理解,教師即可借此鼓勵學生進行辯論。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其形成深刻的理解,還能有效發(fā)展學生思辨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拓展學生閱讀知識面,讓學生文字理解能力在整本書閱讀中得到提升,同時還能有效幫助學生對文本寫作手法形成一定了解和把握,從而真正有效優(yōu)化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形成語文學科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得以發(fā)展和提升。為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期間一定要意識到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扎根于課內閱讀進行課外閱讀拓展,以此進一步優(yōu)化整本書閱讀教學實效。而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提升,從而真正有效完成整本書閱讀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顏良衛(wèi).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9(12):249.
[2]黃小燕.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研究——以《史記》整本書閱讀為例[J].語文月刊,2018,461(10):53-56.
[3]龐蘭花,聶海軍.扎根于內,拓展于外——高中年級“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8):210-210.
[4]楊明.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及方法指導探略[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2):143.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5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