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成章
摘要:目的:探究中藥附子湯加減治療腰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6~9月確診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附子湯加減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和疼痛程度。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中藥附子湯加減治療腰間盤突出,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疼痛癥狀,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中藥附子湯;加減治療;腰間盤突出癥
腰間盤突出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主要因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或外力損傷所致。腰椎間盤常見的體征是腰椎側凸和腰部活動不同程度受限,主要臨床癥狀為腰痛、下肢放射痛和馬尾神經狀,其中腰痛是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1]。對于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非手術治療,如牽引、按摩,可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疼痛得到緩解或痊愈。近些年來,中藥附子湯加減治療腰間突出癥逐漸應用于臨床。本研究以50例腰間盤突出患者研究對象,分組探討中藥附子湯加減治療的臨床療效?,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9月確診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5例,男4例、女21例,年齡52~67歲、平均年齡(59.50±5.50)歲。觀察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齡54~65歲、平均年齡(60.02±6.0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治療方式。主要采用牽引治療和推拿按摩治療。(1)牽引治療:患者平臥在硬板床上,在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下進行牽引,每天2次,每次30 min,牽引重量根據實際情況決定;(2)推拿按摩治療:使患者分別處于仰臥、側臥、俯臥位進行按摩。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附子湯進行加減治療。配備基礎藥方:炙甘草10 g、炮附子15 g、白術15 g、黃芪15 g、茯苓15 g、當歸15 g、續(xù)斷15 g、川牛藤15 g、白芍20 g。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病情進行加減辨證治療:陰陽兩虛,加服伸筋草、墨早蓮;腎氣虧損,加服當歸、薏苡仁。1日1劑,加水煎煮,分早中晚服3次用,3劑為1個療程,持續(xù)服藥2個療程。隨訪1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和疼痛程度。(1)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記錄總有效率。腰痛放射痛消失,活動不受限制,表示顯效;疼痛好轉,活動輕微受限,表示有效;疼痛明顯,活動受限,表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疼痛評分根據VAS疼痛評分法進行判斷,分值越低說明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率代表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s)代表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
2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利用中藥治療腰間盤突出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利用中藥附子湯加減治療腰間盤突出,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疼痛癥狀,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田超.中藥外敷配合牽引推拿治療腰間盤突出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