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盈
李清照的《聲聲慢》全詞上下盡顯其愁緒,尤其是詞末那“怎一個愁字了得!”前人言愁總是言其極多。這首詞中確化多為少,僅用一個愁字,卻有九曲回腸,愁腸百結(jié)之感,真是一字一淚啊。我認為這份愁真實,具體,內(nèi)涵。
首先,她“愁”得真實。這首詞是李清照在靖康之難之后的創(chuàng)作。此時,她的丈夫已故,他們精心收集的金石書畫都已散失,詞人漂泊江南,由一個無憂無慮的貴婦人一變成為流落無依,形影相吊的寡婦。國破家亡引起的國恨家仇像鉛一樣壓在他的心頭。恰逢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李清照就在一個秋天的黃昏中,寫下了這首融入了她所看所感的愁作。
其次,她“愁”得具體?!罢€寒時候最難將息”,天氣忽冷忽暖,變化無常,最難養(yǎng)神休息。詞人愁思郁結(jié)心間久久不能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詩人喝著烈酒,卻道是淡酒,只因詞人的愁實在是太重了,酒力壓不住心愁。一個“淡”字道出了詞人晚年近況,何等的凄涼,心情何等的凄苦?!把氵^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物是人非之景,睹物思人之情?!皾M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無心摘花的郁悶與惜花將謝的憐惜纏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滿目凄涼景,滿耳苦雨聲。詞人用悲景寫悲情,相同意象的疊加使悲傷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使虛無縹緲的愁緒變得具體可感;使后世多少名人騷士聞?wù)邆?,聽者落淚。
再者,她“愁”得內(nèi)涵。一個愁字不僅僅表達的是悲歡離合,春憂秋愁等一類私愁,還有顛沛之苦,喪夫之痛,亡國之恨等愁緒在詞中體現(xiàn)。李清照之所以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是因為她的詞婉約,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實感。她所追求的不是華麗的藻飾,而是用白描手法來表現(xiàn)對周圍事物的敏銳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表達豐富的感情體驗,塑造生動,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愁緒在此蔓延,愁得真實,具體,內(nèi)涵,這份感受,怎一個愁字了得!
(指導教師? 黃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