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偉
摘 要:高中歷史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性、思維能力等。在素質教育下,高中歷史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歷史學科在高中教學體系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傳承,積淀了很多的文化與情感,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有效地設置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問題藝術構建的作用,提出了問題藝術構建的策略,以便強化高中歷史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歷史;作用;策略;問題藝術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問題設置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十分重要。尤其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在教學中彰顯學生的能動性,從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究中,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以便優(yōu)化歷史課程的教學設計,促進高中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問題藝術構建的作用
在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很多教師會進行平鋪直敘的講述,課堂氛圍比較沉悶,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很多教師對文體藝術的內涵以及價值沒有全面的理解,因此對問題教學法的使用效率不高,難以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知識探究的積極性,影響了整個學習效率的提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構建學習問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不斷探索,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學生在思考問題或者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活躍了課堂氛圍,教師也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此外,通過問題教學法,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探究問題,并使用高效的方式解決問題,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因此,構建問題藝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十分重要。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問題藝術構建的策略
1.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
在構建問題藝術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對問題的設置,其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設置問題時應該準確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問題要具有啟發(fā)性,同時也不能過于難懂,否則會影響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首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心理動態(tài)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適合的問題。比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時,有些教師會直接提問:鴉片戰(zhàn)爭對我國的影響是什么?其實這種問題不具有啟發(fā)性,教師可以將問題設置成:鴉片戰(zhàn)爭為什么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將直白的問題轉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就能對學生的智慧有所啟迪。學生在探究之后,會認識到鴉片戰(zhàn)爭引起了中國社會矛盾、性質等方面的變化,推進了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這樣就會對鴉片戰(zhàn)爭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還可以讓學生提出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將提問的主導權交由學生,然后通過對課程的學習化解問題,進而構建高效課堂。
2.開展多元化的提問方式
同樣的問題通過不同的提問方式,就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效果。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果教師提問時僅僅以“為什么?”“好不好?”“對不對?”等方式提問,就會導致學生喪失對問題的探究積極性,缺少提問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師應該在歷史教學中開展多元化的提問方式,積極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增強提問的效果。比如,在學習了“西安事變”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如果你是張學良和楊虎城,你會如何做?然后讓學生通過場景再現(xiàn),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站在歷史人物的角度分析當時的形勢、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就能夠深入理解歷史事件以及人物。此外,由于每個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不同,在學習中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提問中還需要兼顧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從基礎性的問題出發(fā),逐漸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3.積極引導,重視提問的藝術
構建問題藝術需要教師對學生積極引導,借助開放性、探討式、綜合歸納式等提問技巧,讓提問的藝術性更強。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假設法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逆向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剖析歷史問題,挖掘問題的本質和內涵,比如,在學習“虎門銷煙”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如果林則徐不禁煙,那么戰(zhàn)爭還會爆發(fā)嗎?這時學生就會從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戰(zhàn)爭爆發(fā)的必然性等方面分析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進而對歷史的發(fā)展有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比如,在學習“經濟危機”時,教師可以提問:紐約股市的崩潰為什么會帶動全世界的經濟變化?為什么股市的崩潰會引發(fā)經濟危機?其他行業(yè)也有如此大的威力嗎?等問題,這種由表及里的提問方式,使學生對經濟危機有更深刻的感知,使提問更具有聯(lián)動性。
三、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問題藝術的構建,從高中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依據(jù)歷史教學的目標,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能力以及應用能力,鼓勵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首先,教師應該對問題藝術的構建有清晰的認識,明確其重要性,為學生設置適合的學習問題,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達到啟迪智慧的效果。此外,教師還應該采用多種提問技巧,讓提問方式多元化,激發(fā)學生對問題探索的興趣,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搭建完整的歷史學習體系。
參考文獻:
[1]王金柱.問題導學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甘肅教育,2020(6):103.
[2]李軍武.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0(2):72-73.
[3]周正杰.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33(5):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