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轉(zhuǎn)紅
摘 要:九年義務教育也叫基礎教育,而小學階段是基礎中的基礎,字、詞、句、篇是具體的體現(xiàn),所以說,識字教學是學生智力開發(fā)、提升能力最直接的過程,但縱觀識字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對如何走出這一困境提出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漢字的演化本身就是文化的演變過程,文字的積累對于學生來說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從目前的教學來看,很多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不濃,主要是教師習慣用“強迫”的方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囑學生去“死記”。學生只是在懵懂中被動識記,至于這個字是怎么來的,學生無從知曉。所以導致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一知半解或半識半不識。
一、目前的困惑
1.教學方法死板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自控能力較差,如果沒有吸引他們的地方,他們的注意力一會兒就會分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都是有板有眼地從字音、字形、字義講起,學生只是忠實的聽眾。一節(jié)課下來,效果比預想的要差得多,因為一半學生連“照貓畫虎”都難以完成,更別說理解和掌握了。
2.作業(yè)負擔重
課堂上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后的作業(yè)就成了加強版的練習。之所以說是加強版,是因為作業(yè)布置得太多,學生出筆慢,加之量還比較大,從放學到晚上10點多仍在寫字,嚴重縮減了學生正常休息的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時大腦處于“休眠”狀態(tài),效率可想而知。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學生在忙著做作業(yè)的過程中,一心只為完成任務,根本就無心用在如何識字上;另一方面為了趕進度,書寫越來越走樣,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有效策略
鑒于以上情況,要想提高識字課的效率,教師必須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興趣的培養(yǎng)、教學手段的多樣性、作業(yè)布置的合理性上下功夫。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培養(yǎng)興趣
小學的識字課主要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看圖識字,一種是結(jié)合課文識字。無論是哪種形態(tài),最終的落腳點都在提升能力上。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考量現(xiàn)有的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為了趕進度或以完任務為借口,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讓學生愛上識字課,喜歡所學內(nèi)容。比如,在認識“貓”這個字時,可以從貓的一些圖片入手,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2.課前指導,明確目標
我們平時會看到這樣的課堂現(xiàn)象,教師習慣于將課文中的重點字羅列出來,單獨讓學生識記和理解,這樣的方法可以說是枯燥和單調(diào)的,學生理解起來也很苦澀。如果課前教師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前進行有目的的指導,效果會比較明顯。就拿《白楊禮贊》的教學來說,課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在讀課文的基礎上,依據(jù)字典解決掉文中的“攔路虎”。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加深了對漢字的記憶;另一方面學生在感受文章優(yōu)美語句的同時,更好地了解了白楊樹的精神。更重要的,還知道了這些漢字該怎么用,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3.多種手段,提升趣味
時代在變,學生的思維在變,教學的方法也要隨之而改變。就學習本身而言,它是一件快樂的事。學生的天性就是好動。如果將這兩者結(jié)合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寓教于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游戲。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游戲的成分,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識字大比拼”游戲就是很好的一種手段。講師可將要識別的漢字提前制作成幻燈片,在上課的時候?qū)W生分成兩組,兩兩搶答,誰搶答得又對又快誰就是擂主,其他學生攻擂,站到最后的就是最終的獲勝者。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積極性得以調(diào)動,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低年級學生本身識字不多,可以利用兒歌幫助其識字。學生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可以掌握很多漢字。尤其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漢字的筆畫一步一步、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識記和正確書寫。
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無窮無盡的,可以將識字與猜謎語活動結(jié)合起來。比如,在認識“胖”這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每月十五號”打一字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解答謎底。如果學生猜不出來,教師就可以適當給學生點撥:一個月有幾天?十五號在一月中過了幾分之幾?最終得出是一月的一半,謎底也隨之揭曉。漢字的魅力也在這一刻得以體現(xiàn),學生的求知欲也得以調(diào)動。
4.作業(yè)適量,提高質(zhì)量
作業(yè)是課堂的鞏固和延伸,但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可控范圍,而不是盲目地大量堆砌。所以,在布置作業(yè)時一定要在質(zhì)上下功夫,避免大量重復的訓練。與其被動抄寫,不如欣然接受。比如,可以讓學生用制作卡片的形式,在課后把當天所學的生字體現(xiàn)在上面,這樣學生就在愉悅的情緒下加深了對漢字的識記。
識字教學在小學階段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基礎中的基礎,多角度、多方位提高識記的實效性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作為語文老師,必須在教學方式上下功夫,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走出一條有效的課堂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劉冰雪.對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5).
[2]汪鳳榮.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