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哲
摘 要:近些年來,學界對小學美術教育的研究高度在不斷提升,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合地域文化,是提高教學課堂品質、全方位加強學生藝術水平的重要舉措。地域海洋文化豐富有趣,是小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話題。從海洋文化著手,將其滲透到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鑒賞觀摩,并在實踐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自身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對學科的堅實掌握,更是對文明的認識與傳承。
關鍵詞:美術教學;海洋文化;小學教育
除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必修科目之外,小學生的美術、音樂等課程同樣受到教育領域的重視。小學美術學科旨在從幼小階段開始培育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而地域文化是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重要教學元素。古往今來的藝術杰作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品蘊藏著濃厚的地域文化氣息。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對學生進行有關地域海洋文化的教學滲透,這對于幫助學生產生作品繪畫靈感并且提升自身的美術學習水平,以及推動地域海洋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地域海洋文化的內涵及其與小學美術教育的關系分析
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再僅僅局限于專業(yè)技術水平的優(yōu)越,而是注重人才的全面性才能。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后的小學教育中,美術、音樂等素質教育課程愈發(fā)得到教育者和家長的重視。美術教學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等基礎學科,需要教師不斷地傳授給學生專業(yè)性的學科知識。小學美術課在學生吸收課程知識的基礎上,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與創(chuàng)造才干。文化、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代代留存的珍寶,地域文化是世界各地自身獨有的,經過世世代代的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烙印而自成一派風俗文化。這種地域文化受到了教育領域的青睞,從而被融入小學美術教育體系中,成為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知識啟迪性元素。
例如,在湘教版美術二年級上冊“猜猜我是誰”這一章節(jié)中,小學美術教師通過向學生介紹“面具”這種歷史久遠且富有獨特魅力的文化遺產,從而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欣賞原始部落的面具和貴州等不同地區(qū)的面具的過程中產生審美行為,并將這種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滲透到之后的實踐與創(chuàng)作中去,在接觸、學習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同時提升其審美觀察力與鑒賞力,發(fā)展自身的學習與創(chuàng)新才能。地域海洋文化在我國比較常見,海洋資源頗為豐厚,因而孕育出了悠久的地域海洋文化,這同時也為海洋文化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對于海洋,近些年教育領域一直在學生群體中宣揚綠色環(huán)保、資源保護的理念,但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善于捕捉到海洋文化中的人文信息和藝術審美因素,并通過自身的教學將其納入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之中,幫助學生從祖國和世界各地的海洋文化中分辨其美學特質,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讓地域海洋文化成為開拓學生藝術視野、提升學生審美境界、喚起學生創(chuàng)作動力的重要因素[1]。
二、提升海洋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融合度的措施探究
在有關海洋文化的藝術作品鑒賞過程中,推進小學美術教育是教師工作中的關鍵。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對優(yōu)秀作品的鑒賞往往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各種色彩鮮艷或者形狀美觀的藝術圖畫經常能集中學生的上課注意力并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美術教師指導學生欣賞有關海洋文化的繪畫作品、攝影作品等,幫助學生了解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也在賞析這類作品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審美水準,獲得創(chuàng)作啟迪[2]。在賞析海洋文化的美術作品過程中,引導學生體味海洋文明特色,積累海洋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探索之心,同時也從生活與自然海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藝術靈感,鍛煉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
船是海洋文化中經常出現(xiàn)的一個元素,在湘教版美術四年級上冊“乘風破浪”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通過圖片鑒賞向學生介紹軍艦、帆船、游輪等各式各樣的船只種類,引領學生認識船的結構,接著進一步指導學生掌握畫一艘船的步驟及其注意事項。在對各色船只圖片的鑒賞過程中,學生往往能在頭腦中留下自己印象深刻的圖畫藝術特色,在自身的實踐過程中將領悟到的創(chuàng)作靈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這樣的教學,就是較好地完成了海洋文化與小學美術教育恰到好處的交織滲透。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將對優(yōu)秀作品的鑒賞學習與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教師通過圖片來豐富學生的認知范圍,學生更要通過實踐來進行鞏固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少教師會向學生介紹海底世界,奇妙美麗的海底世界是許多孩子憧憬和向往的地帶。例如,在湘教版美術二年級上冊《折紙動物》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可以選擇海洋世界中的魚類來進行教學。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魚類的身體構造和體態(tài)特征,隨后進行折紙制作活動,通過對細節(jié)的把控來呈現(xiàn)出魚類的姿態(tài)。
綜上所述,地域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美術是一門陶冶學生藝術情操、提升學生審美境界的藝術素質修養(yǎng)的課程,教師不能只拘泥于單調的理論知識傳授與反復的繪畫與手工實踐。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地域海洋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所能帶來的積極效應。教師需要在教學安排中合理運用地域海洋文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在充實海洋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審美鑒賞能力,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李鳳娜.淺論關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1):43.
[2]蒯明珠.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科普童話,2019(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