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秋
摘要:義務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與調整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表養(yǎng)性言語評價。這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不能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該實施多元性的評價策略,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在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的指導下應該對所教授的專業(yè)課程仔細鉆研,將課本中的重難點研究透徹,并對學生在學習、動手實踐、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適切的表揚性言語評價,這種評價應該貫穿學習的全過程,用評價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學生的正向行為和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分析
前言:目前,很多中小學都引入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引入不僅能夠準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同時在學生群體中,都各自有自己的閃光點,所展現(xiàn)出來的學習能力各有所長。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并積極采用表揚性言語評價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客觀看待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到“教”與“學”的全面發(fā)展。
一、表揚性言語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施意義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身心都是比較敏感、脆弱的,對于一些情感、思維以及價值觀念都是一種較懵懂的狀態(tài)。因此,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根據(jù)每位學生的身心特點,在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使用合適的多元評價策略讓各個學校生得到更高質量的學習教育。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考試分數(shù)是反映學生學習狀態(tài)最直觀的形式,也是學生畢業(yè)生學的重要依據(jù)。但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評判標準不僅僅是看專業(yè)課程、思政和英語三門主課的成績,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也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教育方式的影響下,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能夠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公平公正的工作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受尊重的;還可以使用多元評價策略來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與學習壓力,改變一直以來分數(shù)至上的學習理念,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教學課堂之中【1】。此外,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施過程中,也可以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有效避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相互脫節(jié)的問題,還能有效地縮短教學時間,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基礎知識與理論知識相互結合,提升學生地實際操作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2】。
二、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所表現(xiàn)的具體特點
(一)全面合理性
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能夠對教材內容、學生特征以及過程方法等內容做出綜合性的評價與分析,確定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以及情感價值觀,并將這些內容有機聯(lián)系了在一起。同時,教學目標評價的一致性還可以讓教師全面、合理確定教學目標,在符合學生身心規(guī)律發(fā)展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教學措施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同時學生的小學語文課堂素養(yǎng)不一決定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還應該具有目標性、層次性。這對于各個學校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而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則可以很好地為教師解決這個難題【3】。
(二)具體準確性
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施過程中不僅具備全面合理性,具體準確性也囊括在內。因此,各個學校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與思維還對教學目標評價進行了合理分類。從教師層面來說,教師不僅要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時還應該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在各個學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法或者情境教學法來細化各階段的教學目標,并且借助圖片、視頻等方式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以小學語文課堂學生的評價內容為例,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還應該對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企業(yè)實踐能力以及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進行評價,從而全面考核學生對知識、技能以及工作規(guī)范等內容的綜合能力【4】。
三、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一)評價語言應具有藝術性
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具有藝術性,這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第一,教師對學生的語文評價應該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例如:在學習到有關于保護小動物的文章時,學生可能理解到的層面就是要保護身邊的小動物,要遵守紀律,而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保護動物來進行拓展,可以對學生進行這樣的評價:“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社會公德,都要對自我有所要求,有所管理”。這樣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第二,教師對學生的語文評價應該具有激勵性。教師在對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中,要考慮到學生的想法,對學生做出高品質的評價,例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對于一些平時比較內向膽小的學生應該積極鼓勵他們,對他們的評價語言應該帶有一定的欣賞性和鼓勵性。比如,在學生答對問題的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這樣的評價:“你說的有理有據(jù),既把這個問題的背景闡述清楚了,也把原因闡述清楚了,怎么能不讓人佩服呢?”第三,除了利用語言的藝術,也可以利用身體的語言,把兩者充分的結合應用到對學生的藝術性評價上來。比如,在對學生進行鼓勵時,可以對學生豎起大拇指或者帶領全班喝彩、鼓掌等方式來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可以充分的保證對學生情感激勵的有效性,也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鼓勵【5】。
(二)評價語言應注重創(chuàng)新性
最重要的一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上努力進行創(chuàng)新?!半p減”政策減少了學生重復、機械、繁瑣的語文作業(yè)內容,鼓勵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鞏固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水平。因此,教師應當增強評價標準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從單一化的語文理論知識學習評估轉變?yōu)橹匾曊Z文實踐成果的評價模式,在對學生平時的評價中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探索語文學習空間,參與語文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通過引入讀書分享會、故事寫作比賽、課前三分鐘演講等形式,重視學生在語文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教學評價。例如:在學習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對學生的評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課前三分鐘,主要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對課文預習的理解以及課外相關知識的學習成果;第二部分是課堂上的表現(xiàn),包括課堂上發(fā)表的新穎想法和間接知識等等;第三部分是課后的實踐,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實踐課文中提到的一些想法和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去驗證。這樣就充分把“雙減”政策應用到實際的小學語文評價中,有效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的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和水平【6】。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方式應當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明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舍棄單一化、書面化與結果導向的傳統(tǒng)教學評價模式,促進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的多元化,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教學評價網絡,增強評價標準的實用性,采用重實踐重參與的教學評價模式,提高評價標準的深入性;以學習中心的理念,創(chuàng)設更加注重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教學評價維度,落實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與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小冬. 還原學科特性 突破言語慣性——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語言藝術[J]. ?2022(11).
[2]張麗. 基于言語行為理論的小學語文“釋放學生潛能”課堂教學評價語研究[J]. ?2022(10).
[3]潘亞東. 暗示無聲,潤物無痕——例談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言的藝術[J]. ?2022(11).
[4]梅春燕. 語文教學中教師課堂評價語言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分析[J]. 進展:教學與科研, 2022(1X):2.
[5]戴燕.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分析[J]. ?2022(12).
[6]刁夢. 讓語文課更有“味”——分析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策略[J]. 讀與寫(上,下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