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摘 要:抽象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不同,它不是通過人們感覺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作為起點的,而是以具體的概念為起點進行思維,進而再通過抽象概念上升到具體概念的形式完成的思維過程。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屬于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轉換的關系,只有穿透到事物的背后、暫時的將偶然、具體、零散及繁雜的事物表象,在感覺看不到的地方對事物的本質和共性進行抽取,形成相應的概念,才具備推理和判斷條件。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抽象思維,就沒有科學理論和科學探究。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路徑;分析
引言:
物理,就是一門以事物為依據(jù),通過對物質基本結構和一般規(guī)律的研究,達到加強運用知識目的的學科。物理思維,則是對物理事物內在規(guī)律和物理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有意識的探究的思維。由于物理學習的對象就是物理事物,學生在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之前,應該先初步認識到物理事物,而后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畫面,并通過研究和學習物理知識,實現(xiàn)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以思維材料的不同為依據(jù),物理思維主要劃分為三種,分別為物理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此,教師就應該重視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使得學生能夠在加強物理知識掌握中,實現(xiàn)物理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增強。
一、指導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融合多方面的物理知識
高中物理知識包含的內容很多,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多種物理知識之間的銜接明確,因此,老師就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深層理解,促進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積極養(yǎng)成,科學合理地利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鏈接和融合。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結合課本上的教材,研究和了解透徹,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把所用到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和整理,組建大概的知識框架,方便學生理解和認知。比如在講到“力”的相關課程時,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摩擦力、彈力或重力進行融合,構建全面的思維導圖,對力相關的知識進行整理和融合,并進行研究和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進行對比和聯(lián)系,從而更加深刻和徹底地掌握力的知識,對力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因此,老師就要做好指導學生建立思維導圖的工作,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整理和融合,幫助學生統(tǒng)一進行分析和研究,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二、積極開展物理實驗,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實際上是以生動直觀的實驗過程為依托的,只有學生以此為基礎展開物理學習,才會對不同物理知識的形成原理和表面現(xiàn)象進行了解;才能在對其主動性的學習欲望進行激發(fā)時,通過對抽象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向形象化、直觀化教學進程的加快轉變,加強學生對各類物理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超強抽象思維能力的塑造。如在進行《摩擦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先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摩擦力現(xiàn)象“推桌子、溜冰、走路、摩擦瓶蓋”等等,讓學生跟著視頻親身實踐,讓學生感受身邊存在的摩擦力,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的操作,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前提下將教師準備好的毛刷放在桌上,由一名同學用力拉扯毛刷的把手,讓毛刷上部分稍微一動,刷毛的下部受到桌面摩擦力的影響仍處于靜置狀態(tài)中,使得刷毛出現(xiàn)彎曲現(xiàn)象,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促使學生主動觀察及分析毛刷與桌面分別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特點,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操作,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安排課外實踐活動,強化學生抽象思維探究
高中物理教師其實還可以利用對自主課外實踐活動的安排,來實現(xiàn)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主題進行針對性的安排,應該在對學生相關的活動過程進行詳細記錄的前提下,讓學生自主把控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教師還需要在課外活動中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實踐問題進行提前預測和分析,以此來為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對活動的相關步驟環(huán)節(jié)等詳細的思考,還需要在提出相應的問題時,加強學生的問題探究。教師更是需要對學生的活動過程提供參考性的意見,讓學生自己對相關的課題研究進行準確完成。在實踐最后,教師則需要求學生在記錄實踐過程和結果的同時,對自身的實踐思路進行梳理。利用如此方式,才能讓學生在不斷的活動實踐和問題思考中,實現(xiàn)對自身抽象思維的強效發(fā)展和全面鞏固。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思維具有模型化、多樣化及表達多樣性等特征,導致學生學習難度較大。抽象思維能力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內涵。因此,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不斷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冉彥.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42):60.
[2]董媛.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劉剛林.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9(12):273.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中學實驗學校)